![]() |
|
|||
志願者災區歸來『很想打人很容易激動』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朱小勇
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15天,大地震在給當地群眾造成心理創傷的同時,在災區參與救援的志願者同樣也在承受著『煎熬』。
昨日,記者了解到,一些從災區回來的志願者在心理和情緒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志願者惠夫(化名)回來兩天了,只睡了幾個小時。脾氣變得很暴躁,向妻子亂發火,在QQ群上,把所有人都罵了一遍。志願者黎茗(化名)則說:『在災區看到太多生離死別和家破人亡了,回來後,我不想出門會朋友,只想呆在家裡。』
志願者姓名:惠夫
在川服務時間:近兩周
癥狀:向妻子亂發火、很想打人
惠夫是全國第一支到達都江堰的廣州志願者醫療服務隊的成員,在災區奮戰了近兩個星期後,這支志願者隊伍於5月25日回到了廣州。昨日,記者電話采訪惠夫的時候,他正在寫博客。惠夫說:『我還沈浸在過去半個月的日子裡,沒有走出來。』
脾氣暴躁幾乎把朋友罵一遍
惠夫說,他所在的志願者隊伍共17人,分成4個小組,主要在都江堰工作。『一個小組在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坐診,一個小組負責紫坪埔大壩官兵的治療,另外兩組就跟隨著醫院的救護車跑遍都江堰的各個重災區。』他說,紫坪埔大壩的浮屍、各個救援現場抬出的遺體以及各種令人撕心裂肺的場景,自己和隊員都親眼目睹過。
談及回到廣州後的心情,惠夫一連說了4個『很』:『很復雜,很煩躁,很想打人,很容易激動。』惠夫說,這兩天來,在QQ上只要看到別人說一些「負面」的話,自己就會變得暴戾和氣憤,『我已經把我QQ上的朋友幾乎罵過一遍了』。
『我覺得周圍的人都不適合我』
當記者婉轉的讓其回憶救援的一些細節時,惠夫表現得很抗拒,不停地說『很難受』。在電話的那一頭,惠夫開始哽咽,記者能清晰聽到他的啜泣聲。
經過幾分鍾的調整之後,惠夫說:『這次去災區參與志願服務,一方面讓我有了很珍貴的記憶和經歷,另一方面,我覺得對我的傷害也很大。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現在看不慣任何人,我覺得周圍的人都不適合我。』
惠夫說,25日回到廣州之後,就只睡了幾個小時,每天都在寫博客,敘述著過去半個月的往事和經歷。
知道不對但控制不住發火
『在災區工作的時候,我妻子很擔心我,盼望我早點回來。但我回來後的當天晚上,就衝她發火了。』惠夫情緒低落地說:『回來後,我突然不想別人來打攪我,我妻子好心的關心我,可我還是控制不住的罵了她,我覺得很愧疚。』
惠夫介紹,目前自己的現狀不好,心情很差,喜歡亂發火。惠夫說:『我知道是我出了問題,但我控制不住。』惠夫和自己的隊友建了一個QQ群,他說:『上QQ群的時候,我很開心,可一下來,我就變得脾氣暴躁。』
不願面對現實,
又不想失去記憶
(摘自惠夫的博客)
『2008年5月26日晨,止筆2008年5月27日下午3時,由於心靈受到重創,這幾天嚴重失眠,煩躁,我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恢復我自己,不願面對現實,卻又不想失去記憶,在痛苦的回憶中記錄這段往事,希望自己能夠回到從前。』
志願者姓名:黎茗
在川服務時間:近兩周
癥狀:有點不適應現在的生活
不想出門只想
和家人在一起
黎茗是一名護士長,雖然情緒和心理上受到的影響不如惠夫,但在災區志願服務近兩周後,她的生活還是有一些變化。黎茗說:『在災區一線的時候,雖然條件艱苦,每天都很忙,但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可是回到廣州後,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做的太少。對災區的情況還是很牽掛。』
雖然已回來兩天了,但黎茗還是有點不適應現在的生活。她說:『自己躺在床上的時候,還是很警覺,只要稍微有一點動靜,就以為是地震。要徹底轉變過來,我想還需要一段時間吧。』
黎茗告訴記者,自己在四川的時候,很多朋友說等我回來要一起吃飯,當時自己也答應了。但是回來之後,黎茗兩天來從來沒有出過門。黎茗說:『在災區,見到太多的生離死別和家破人亡,所以,回來後,只想呆在家裡和家人在一起。這種心境也許只有去過災區一線的人纔能夠體會吧。』
團市委
將給歸穗志願者做心理輔導
團市委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從災區陸續有志願者回來,團市委在和他們交流座談的時候,發現大部分人都情緒低落,心理出現了一些問題。該負責人說:『很多志願者覺得心理難受,也許患有災難心理綜合癥。』
針對這些情況,該負責人表示,將召開一些座談會,讓大家互相傾訴,把心裡的難受講出來,同時團市委還准備舉辦一些心理諮詢活動,對這些志願者進行一個心理疏導。
專家支招
心傷嚴重志願者可催眠治療
就志願者歸來後出現的各種心理癥狀,眾慧教育諮詢公司資深心理專家黃家良教授表示,志願者出現自閉、脾氣暴躁、寢食難安等癥狀是很正常的。深入重災區的志願情況可能會更嚴重。因為深入災區的志願者幾乎都會受到情感性創傷。
針對志願者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黃家良提出建議,如果志願者出現睡眠時間極少,影響正常生活的狀況最好馬上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到災區十天以上志願者,心理狀態往往會比一般的志願者受到的情感創傷更嚴重。』黃家良說,『睡眠不正常是最普遍的現象,結合催眠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志願者恢復正常心態。』
相關新聞
12355開通
關愛川籍在穗青少年專線
時報訊(記者朱小勇通訊員呂娜)昨日,團市委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發出『關於開展「穗愛川手拉手」——廣州12355抗震救災心理危機支援計劃的通知』,要求各級團組織關心受災地區及川籍在穗務工、學習的青少年群體,認真細致做好心理疏導和治療工作。據悉,12355將開通關愛川籍在穗青少年專線,心理專家將24小時提供在線接聽服務,重點為川籍在穗青少年提供免費的心理諮詢和輔導。
據悉,在進一步了解情況,下周,廣州12355青少年綜合服務臺將統一委派心理諮詢專家,進駐社區、廠區和學校提供面對面的心理團體輔導或者個體諮詢服務。(本文來源: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