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央視主播張泉靈(資料圖)
冒死訪北川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後,張泉靈剛剛結束奧運聖火珠峰傳遞的采訪,從珠峰下到成都,她並沒有選擇回京休整,而是主動請命,奔赴災區。第二天,張泉靈就經成都趕往都江堰綿陽等地報道,成為第一位深入災區的央視女主播。
在災民安置點綿陽九洲體育館做現場連線報道時,面對幾萬人在雨中等待救助的大場面,連雨衣也沒有穿的張泉靈忍住悲傷,直言:『救災物資的分發是個很有技術性的工作。』
接下去的幾個現場,張泉靈的報道始終層次鮮明,邏輯清晰,既有外景主持的勇敢,又不乏職業新聞人的乾練。
『到達汶川比上珠峰還難。』張泉靈在央視直播中連線說,上珠峰很多是可以預計得到的,但徒步去汶川,有太多不可預料的因素。『已經探明的道路情況非常惡劣,每隔三五公裡就有一處山體大塌坡,每隔三五百米就有一處滾石的小塌方。』
精神曾崩潰
張泉靈從災區回到北京之後,第一時間接受了白岩松的電視采訪,未作休息,5月25日,她又坐上了主播臺,報道唐家山堰塞湖搶險近況。
『面臨災難,我也曾經崩潰過。15日我到都江堰去拍攝尋找遺體和處理遺體的視頻,那是我在災區裡唯一的一次精神崩潰。』張泉靈說那次報道給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她第一個沒想到的是,整個救援過程會耗費那麼長的時間,原本以為找一個生還者不需要太久,但實際上的救援往往要耗費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
而尋找遺體的漫長過程,同樣也遠遠超乎張泉靈的想象。她說,雖然救援人員很早就知道遺體在哪裡,但是為了保存死者的尊嚴,全程都是用手扒手挖,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現場等待的時間過長,加上積郁的情緒,這些,讓張泉靈在現場幾近崩潰。
曾失聲痛哭
『親歷北川,纔知人性之可貴,母愛之偉大。』在張泉靈的采訪經歷中,一對母子的生死故事也讓她感動不已。
那是一次搜尋受難者遺體的行動,武警官兵們找到了廢墟裡的一對遇難母子。經過張泉靈采訪還原的故事是這樣的:當時那個25歲的媽媽帶著孩子在睡午覺,地震發生時媽媽想先下樓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晃,從四樓走到了二樓,快走到大門口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這是地震,可兒子還在上面,又趕緊回去了。當武警戰士最後找到這對母子的時候,媽媽跪著,孩子蜷在媽媽的腹部。看到這個場景時,張泉靈說自己完全失控了,轉身躲進一個帳篷裡,失聲痛哭了5分鍾後,張泉靈纔穩定下情緒,繼續開始報道。
地震發生幾天後,張泉靈的身影始終活躍在地震重災區。在央視《愛的奉獻》募捐晚會上,張泉靈通過電話,以家庭的名義捐出了1萬元。
個人檔案
記者型主播
張泉靈,祖籍浙江寧波,1973年6月6日出生於上海。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1997年考入中央電視臺國際部。她先後擔任《中國報道》、《東方時空》、《人物新周刊》等欄目主持人。『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直播報道,張泉靈用大量現場報道,證明了自己也是央視最優秀的外景記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