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17日,丘索維金娜在奧運會女子跳馬比賽中獲得一枚銀牌。
母愛能讓一個人走多遠?33歲的丘索維金娜會告訴你。
這位經歷了5屆奧運會,以北京奧運會最年長的體操運動員身份出征的德國運動員在17日的比賽中力克一幫小將,摘得一枚寶貴的跳馬銀牌。
6次參加世錦賽贏得7枚獎牌;5次參加奧運會1992年奪得團體金牌;3次參加亞運會2002年奪得跳馬和自由體操冠軍、平衡木亞軍......這一切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奇跡背後,是一位偉大母親為愛無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為了得白血病的兒子。
男人一樣的短短頭發,線條有些剛硬的臉龐,丘索維金娜卻有顆最柔軟的母親的心。獲獎之後,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把這枚獎牌奉給我的兒子。』
這枚獎牌也許真的應該歸功於兒子,是他,讓丘索維金娜頑強地走到了今天,走到了另一個屬於自己的輝煌:她的第一個奧運會獎牌。
生於1975年的丘索維金娜,16歲時就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團和自由操金牌、跳馬銀牌;1992年首次代表獨聯體參加奧運會,摘得女子團體金牌;1996年-2004年她代表烏茲別克斯坦三次參加奧運會。
1996年,她功成身退組建家庭,3年後生下兒子阿廖沙。然而,2002年,3歲的兒子被查出患了白血病,27歲的她為了賺取獎金支付兒子的醫藥費,不得不重返沙場,和年輕運動員同場競技。為了兒子,她不敢病,不敢傷,不敢退;為了兒子,她和丈夫還變賣了小公寓和汽車,移居到醫療條件相對較好的德國,並披上了德國隊的戰袍。
為了多賺取參賽獎金,她報名參加所有的比賽、能夠上場的所有項目。她就這樣從跳馬專項變成了動輒參加四個體操項目的全能型媽媽隊員。
不過,相比之前的比賽,這位母親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感覺並不那麼沈重:兒子病情已經大為好轉。除了為兒子,她更多的是享受自己所熱愛的體操帶來的快樂。
『我無法形容我的快樂。我對體操的愛依舊,我每天都從中得到快樂,』她說。『我不覺得我有33歲了。我覺得我還是18歲。』
她對4年後的倫敦奧運會還有自己的夢想。『2012年我就要37歲了。如果可能,我還要參加我的第六屆奧運會。』『為了比賽每天訓練確實不容易。我告訴我自己為了贏得獎牌,我必須堅強,』這位無位畏的母親說。
誰能斷言,2012的倫敦,丘索維金娜不會給世界另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