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19日,『中恆·第五屆中國網絡媒體江西行』大型采訪活動在南昌啟動
蘇榮書記回答記者提問。
10月19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中共江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江西網、江西文明網、江西手機臺共同承辦的『中恆·第五屆中國網絡媒體江西行』大型采訪活動在南昌啟動,江西省委書記蘇榮親切會見了采訪團成員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劉上洋主持會見,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理科致辭。
此次活動以『聚焦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主題,將重點推介江西省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大發展戰略決策,著力展示江西省在『生態立省』與加快發展的統一、實現保護贛鄱大地青山綠水與開發利用的統一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進一步擴大江西的影響,努力為江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
蘇榮首先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對來參加采訪的記者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江西省省情。他說,江西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紅色、綠色、古色文化交相輝映。唐代大詩人王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千古絕唱,充分表明了江西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江西有豐富的無形文化遺產,農耕文化、青銅文化、瓷文化、宗教文化、書院文化及許多山歌戲曲獨具魅力和特色。江西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發源地,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人民軍隊的搖籃、人民共和國的搖籃,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江西山色蔥郁,風景秀麗。全省森林面積1.43億畝,森林覆蓋率60.05%,列全國前茅。江西五大河流和鄱陽湖75%水斷面水質為Ⅱ-Ⅲ級以上。全省有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三百山、仙女湖、梅嶺、滕王閣、龜峰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鄱陽湖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蘇榮還向采訪團記者們介紹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構想的提出背景及進展過程。蘇榮說,鄱陽湖作為全國最大的湖泊,不僅是江西的,更是中國的、世界的。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有兩個目的,一是保護鄱陽湖『一湖清水』,為長江中下游地區乃至全國人民造福;二是促進江西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為江西人民造福。『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大決策,是『山江湖』工程的繼續,是『十一五』規劃的具體化。其最大的進步就在於將生態和經濟融為一體,努力實現生態文明和經濟文明的協調發展。江西要建設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在整個區域內實現科學發展與加快發展的有機統一,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統一,實現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實現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有機統一,實現自身發展與周邊聯結互動的有機統一。要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在江西省具有重大影響和帶動、輻射作用的生態經濟圈,成為江西崛起的經濟支橕點,成為全國經濟、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典范。
楊理科在致辭中說,江西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有悠久的歷史、光榮的傳統、英雄的人民、秀美的山川。早在少年時期的課本裡,我們就對江西有了最初的了解,井岡山、瑞金、南昌、萍鄉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已經成為我們永久的記憶,隨著歲月的流逝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鮮活起來。江西有『三個搖籃』。一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二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瑞金,第一個蘇維埃紅色政權在這裡誕生。三是『人民軍隊的搖籃』——南昌。江西因為這三個『搖籃』,聞名全國。江西還是一個生態環境非常優越的地方,『綠色家園』當之無愧,『風景這邊獨好』。他希望采訪團記者要深入基層、紮實采訪。要仔細傾聽江西基層的聲音,真實地反映江西各地的新發展、新風貌,要充分發揮網絡媒體傳播特色,創新報道形式,全方位報道好『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這一重大戰略決策。
江西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主任、第五屆中國網絡媒體江西行采訪團團長歐陽蘇勤,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中國江西新聞網總編審邱尚仁,江西省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浩,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網絡處處長、第五屆中國網絡媒體江西行采訪團副團長崔遠程等參加了會見。對此次活動重點支持的江西中恆建設集團公司董事長聶吉利、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會長任瑞華等也參加了會見。
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商業門戶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40多家媒體參加此次活動,記者團層次及規模均超過以往四屆。根據活動安排,第五屆中國網絡媒體江西行采訪團將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自19日起至25日先後赴九江、鷹潭、上饒、南昌四市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