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肅穆的烈士陵園外,努瓦耶勒市市長雷托卡爾?米歇爾率領老兵和軍樂隊歡迎遠道而來的祭拜者。進入墓園,修繕整齊的墓碑令人震撼。一座座白色石碑上簡單刻著逝者的名字、祖籍及去世時間,而不少無名碑上只留下讓人無法釋懷的數字編號。『永世留芳』、『鞠躬盡瘁』、『勇往直前』等雋永的中國漢字無不透露出法國人民對華工的敬佩之情。大家懷著凝重的心情在華工英烈墓前默哀一分鍾並敬獻了花圈。米歇爾市長在簡短講話中代表當地市政府和市民向一戰中為保衛法國英勇獻身的中國勞工表示敬意和悼念。他表示用無數生命構建起的法中友誼堅不可摧,大家要銘記歷史共同促進法中兩國人民友誼向前發展。
年僅15歲的華裔女學生Linda代表留學生向同胞英烈表達了思念和致敬。她的父親在法國留學後創業成功的何躍先生告訴記者,今天專程帶3個孩子來參加祭奠活動,『這是一次很好、很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發言最後,小Linda用肺腑之情朗誦了她連夜寫下的一首小詩,『在烈士陵園前,我站著留了影;此時此刻,我心潮湧起;我們能否踏著先烈的足跡?!我們能否把紅旗舉起?讓我們高喊一聲"中國萬歲、法國萬歲;中國加油、法國加油。』
Linda的心聲表白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回望歷史,我們更應積極思考肩上的責任。中國的強大已告慰這些在天之靈,推動中法友誼發展我們年輕人責無旁貸。』在巴黎8大求學的張明興激動地告訴記者。
組織此次祭拜活動的法中友好聯盟法方負責人高德曼稱,來自法中兩國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朋友相聚在華工墓前,都懷著最真誠的感情向這些戰爭中的勇士表示崇高敬意。尤其是廣大年輕學子希望了解這段歷史、了解法中源遠流長的友誼,並努力用自己實際行動為兩國友好往來添磚加瓦。他希望今後有更多的法中兩國年輕人加入到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來。
據史料記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英從中國先後招募了14萬華工到法國等地擔負修築鐵路、公路,架橋梁,挖戰壕等繁重勞動。其中有近2萬華工因艱苦勞作病累至死或戰場陣亡或永遠失蹤,其屍骨或衣冠冢便留在了法國。據統計,法國現有32個華工墓地,其中華工營地原址上建成德諾萊特華工墓佔地1公頃,成為法國乃至歐洲最大華工墓園。為了永遠紀念這段歷史,提醒法國和英國社會不要忘記華工的歷史貢獻,旅法華僑華人社團以及留法學生從2002年清明節開始每年前往陵園進行拜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