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這幅模擬圖展現的是通過基因重組有望『復制』史前猛?象,它將從永久冰凍層中清晰浮現出來。 |
| 科學家從冰凍的猛?象身上取下的毛發中萃取DNA,這些毛發已經超過2萬年歷史。 |
據美國CNN19日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通過使用新一代的儀器和具有突破性的DNA讀取技術,已經解讀了史前物種猛?象的大部分遺傳學密碼。目前,這項耗資數百萬美元的項目已經完成了80%。
史前物種重現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這項成果能夠幫助科學家們展開進一步的研究,從而得知為何有些史前物種滅絕了,而有些卻存活至今。這也將有助於科學家們思考,如何保護現有物種纔不至於滅絕。
甚至,這項成果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可能:科學家們是否可以利用基因組的先後順序而重現已經滅絕的物種?『這是我們第一次在沒有活生生的生物個體存在的情況下,研究實際上已經滅絕的史前物種。』這項研究的共同發起人之一、賓州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史蒂文森-舒斯特說。
本周四《自然》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該項目的科學家已經詳細描繪了超過30億組的猛?象基因組。但是,還有大量的數據需要科學家們去解讀以弄清滅絕物種的演變時間表,以及在此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這項研究的共同發起人之一生物學家韋伯-米勒教授說:『我們試圖通過研究猛?象的基因組,從而尋找到其滅絕的線索。』
研究標本僅靠永久凍土層中的幾縷毛發這項研究的標本是兩頭冰凍猛?象屍體上的毛發,這兩頭冰凍猛?象深埋於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已長達2-6萬年之久。通過猛?象的毛發,科學家們可以避免他們研究骨骼組織時所遭遇到的問題,比如細菌和病毒的侵襲。這些毛發就像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可以把DNA裝入自身的塑料盒,這樣就讓自然環境對遺傳信息的破壞降至最低。
科學家認為,發現和隔離DNA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弄清基因組的先後順序卻有著自身的挑戰。斯查斯特說:『這很像是被你打碎的鏡子散布在地面上,你必須像拼七巧板那樣去把那些DNA碎片重新拼接。』當科學家們將這些零散的古老的基因組重新組合完畢後,分析研究纔正式啟動。現代非洲象的基因組圖被當作對比的藍圖,這有助於清晰了解猛?象演化過程中的遺傳標記。
基因突變少可能是物種滅絕原因遺傳數據表明,在距今大約200萬年前猛?象出現了分化,變成了兩個史前物種。其中一個在大約4.5萬年前滅絕,而另一個物種一直生活到1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時代)纔最終消失。這兩種猛?象在相同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卻沒有發生雜種繁殖,這導致他們的群體中較少發生基因分化。米勒和舒斯特注意到,他們所研究過的大部分猛?象相較於其他還存活的物種而言,基因只發生了非常小的變化。這可能為解答物種為何滅絕帶來一些線索。
舒斯特說:『理論上,通過破譯這些基因密碼並得出數據,我們已經能夠在某一天幫助研究員們復活一只猛?象了。只要我們把這珍貴的DNA順序植入現在的大象裡面,就可以實現。』他隨即又補充:『問題在於,我們是否真要這麼做?』
這個團隊計劃在接受新的資助後,盡快完成對猛?象的全部基因排序。(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