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當地時間5日下午(北京時間6日凌晨4點30分左右),美軍成功進行了一次『最接近實戰』的導彈防御系統攔截實驗。據悉,本次演習以朝鮮或者伊朗擁有的遠程導彈為假想敵,攔截地點位於太平洋上空某處,整個活動耗資超過1.15億美元。這是自從2007年9月以來,美軍設在本土的導彈防御系統所開展的首次攔截實驗。
路透社報道,5日測試的陸基導彈防御系統堪稱是美國導彈體系的『最後一道防線』。當天,充當『靶彈』的戰略導彈將攜帶一枚『假彈頭』從阿拉斯加發射場昇空,並在飛行30分鍾以後抵達預定空域。據介紹,這枚導彈在途中充分模擬朝鮮和伊朗導彈的彈道、速度和發射規律,並『釋放出乾擾目標來迷惑地面攔截器』,以保證本次實彈演習的針對性。
承擔攔截任務的地對空導彈隨即從加州范登堡基地內發射昇空。這個裝配有四個傳感引導器的攔截導彈以『迎頭撞擊』方式摧毀了模擬的敵方導彈。同以往演習相比,本次攔截實驗最大的特色就是讓『敵方導彈』在接近美國本土時,放出伊朗和朝鮮能研制出的誘餌。這樣,在總共10次綜合演練中,美軍陸基導彈防御系統已先後7次成功擊落來襲目標。
不過,有關方面拒絕透露這個『誘餌』到底是什麼東西。美軍用來攔截敵方導彈的武器系統主要由三類裝備組成:陸基的『愛國者』地對空導彈,海基的『標准』防空導彈,以及飛機上攜帶的激光武器發射裝置。因此,建設中的導彈防御系統涉及美國陸海空三軍,從而讓美軍具備攔截不同飛行階段敵方彈道導彈的能力。
導彈防御系統是五角大樓歷年支出金額最高的武器項目。統計數字顯示,美國總統布什每年給導彈防御系統撥款都在100億美元左右。不過,有專家認為,5日的演習取得圓滿成功,不意味著美軍的導彈防御系統已經成熟:這個耗資巨大的防務項目還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測試和改進纔能成為美軍武器庫中的可靠裝備。
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在其網站上宣稱,他支持美國發展導彈防御系統,但前提是這個項目不能影響保證國家安全所急需的投資。奧巴馬認為,如果事實能夠證明導彈防御系統確實有效,那麼它的建設工作將會很快走上『快車道』。由於五角大樓曾宣稱,導彈防御系統『成熟可靠』。因此,美軍5日進行的攔截實驗很有點向新總統奧巴馬進行『匯報演出』的味道。
上述名為『陸基半空攔截系統』的主開發商為美國波音公司,雷神公司(負責彈頭和雷達系統研制)與格魯曼公司(承擔戰場管理控制系統開發。目前引起較大爭議的東歐導彈防御系統也是由波音公司開發的。該系統的攔截導彈由10枚設置在波蘭的遠程地對空導彈組成,而警戒雷達站則設在捷克。這種做法引起了俄羅斯的強烈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此前,北約外長會議對美國在捷克和波蘭部署導彈防御系統表示支持,認為該項目將對保護北約成員國免受遠程彈道導彈襲擊做出『實質貢獻』。與會外長們還探討了建設覆蓋所有北約成員國的綜合導彈防御體系的可能性。美方稱,該系統意在『攔截伊朗發射的遠程導彈』,因此不會對俄羅斯的戰略優勢構成任何威脅。
俄羅斯認為把捷克和波蘭作為這個系統的部分基地對俄構成威脅。俄總統梅德韋傑夫上月宣布俄將在位於立陶宛和波蘭之間的俄飛地加裡寧格勒部署導彈,以對抗美國在東歐地區部署導彈防御體系。俄羅斯同時宣稱,將繼續研制和昇級本國的戰略導彈系統,特別是要加強導彈的末端機動能力,以便確保能突破美軍裝備的任何導彈防御系統。
從2009年起,戰略火箭兵將裝備新型RS-24洲際彈道導彈,以加強摧毀敵方領土上重要軍事和經濟設施的能力。這種新型導彈以著名的RS-22洲際彈道導彈為原型,並且參照早先使用的『白楊—М』導彈系統的科技和工藝方案後進行了多方面改進。RS-24導彈使用固體燃料,射程達1.2萬公裡,采取固定或移動發射,可攜帶當量150-300千噸的6-10枚分導多彈頭。
據透露,RS-24導彈將取代已經落伍的RS-18和RS-20兩種導彈,並與『白楊—М』系列一起為俄羅斯戰略火箭兵的『突擊集團』。這種新型武器符合關於限制戰略核武器的國際協議的所有要求。此外,俄羅斯戰略核潛艇日前也成功從水下發射了一枚『布拉瓦』新型彈道導彈,並准確地命中了堪察加庫拉靶場的目標。這種導彈可攜帶10枚分導核彈頭,射程高達8000公裡以上。(來源:人民網12月6日訊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