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核心提示:一個可以直播上海海域海底實況的『直播室』將於明年年初開建,未來這個1公裡造價高達200萬元的網絡將覆蓋上海的周邊海域並擔當重任,其中包括提前7秒預報地震災難。
一個可以直播上海海域海底實況的『直播室』將於明年年初開建,未來這個1公裡造價高達200萬元的網絡將覆蓋上海的周邊海域並擔當重任,其中包括提前7秒預報地震災難。
昨天,展示深海前沿科技的同濟大學深海館在滬開館,期間,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汪品先透露了上述消息。
不受天氣限制長年自動觀測
所謂海底實況的『直播室』其實是一個海底聯網觀測平臺,汪品先院士昨天透露說,這個在距離上海陸地20公裡海域裡鋪設的海底聯網觀測平臺第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設備調試,並將於2009年年初開始建設。屆時,這一海底『直播室』將有望成為我國第一個海底觀測站。
海底『直播室』將集多種高科技元素於一身,鋪設30米深的海底光纜,這種光纜『本領不凡』,既能准確地傳輸信息,也能可靠地傳導能量。滬上科研人員通過將儀器安裝在光纜上,形成觀測點,再通過光纖網絡向各個觀測點供應能量、收集信息,由於不受天氣、電池壽命等限制,光纜上的儀器能進行長年連續的自動化觀測。
收集各種信息提前預報海嘯
好比就是長在海底裡的『眼睛』,一旦整個系統建設完成,光纜將能實時傳回儀器『看』到的它周遭的上海海域裡的環境以及在它身邊發生的各種狀況,包括海水溫度水質和氣候變化、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和石油礦產資源等等不為人所知的海洋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這間『直播室』還能通過海底井下觀測、地震儀、節點和水下工作站等的協同工作,發揮應對突發意外的作用,它能夠提前收集海嘯災難發生前的各種征兆,從而進行預報。
觀測地殼變化提前預報地震
除了海嘯外,『直播室』還能『對付』地震,通過實地連續觀測洋底地殼變化過程,『直播室』將可以提供靈敏度和信噪比最高的地震監測手段,實現提前7秒時間預報地震災難,對於防災、減災具有重要意義。
在資金成本方面,為實現在海裡洞悉周圍環境的目的,據介紹,『直播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底光纜此番的鋪設代價是1公裡200萬元,另外,在海上以及南匯區還將建設相應的配套設施。
而這也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將在距離上海陸地50公裡的海域鋪設長達20公裡的光纜,進而在未來建設覆蓋整個上海周邊海域的光纜系統,打破上海這個與海洋相伴的大都市傳統上的陸地和海洋的隔閡。
海底直播進程一期明年開建
●距離上海陸地20公裡海域裡鋪設的海底聯網觀測平臺第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設備調試,並將於2009年年初開始建設。
未來覆蓋周邊
●下一步將在距離上海陸地50公裡的海域鋪設長達20公裡的光纜,進而在未來建設覆蓋整個上海周邊海域的光纜系統
海底直播內容上海海域環境
●鋪設30米深的海底光纜,光纜將能實時傳回儀器『看』到的它周遭的上海海域裡的環境以及在它身邊發生的各種狀況
海嘯各種征兆
●通過海底井下觀測、地震儀、節點和水下工作站等的協同工作,提前收集海嘯災難發生前的各種征兆,從而進行預報
洋底地殼變化
●實地連續觀測洋底地殼變化過程,『直播室』將可以提供靈敏度和信噪比最高的地震監測手段,實現提前7秒時間預報地震災難
海底奇兵
從被譽為水下『神舟飛船』的和諧號載人深潛器到壯觀的海底熱液噴發場景,昨天,展示深海前沿科技的同濟大學深海館在滬開館,水下奇兵陣容集體亮相。
水下『神舟飛船』 ——7000米載人深潛器
一條可愛的胖魚、卻張開著兩只大手臂,魚肚子裡還趴著3個人,這是代表我國深海科技的7000米載人深潛器『和諧號』的最新樣機模型,昨天,在同濟亮相的這一海底『神七』通過演示臺展示了其操作原理。
『和諧號』載人潛水器,由於設計能承受7000米深海的710噸高壓,將成為世界上下潛最深的載人潛水器,可到達世界上99.8%的洋底。
神七飛天,它入海,與『神七』飛船一樣,和諧號也是能容納3個人,一名操作員,兩名科學家。理論上,其從海面下潛至7000米深度要花掉5小時。作為重要特征,前端裝有兩只機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重量。
曾赴北極的『大漢』 ——『北極ARV』遙控水下機器人
流線式外形,黃色的『皮膚』,登上雪龍號參與第三次北極科考的一名神秘『隊員』——『北極ARV』,它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首個自主與遙控混合作業模式水下機器人。
盡管體重達350千克,但是『北極ARV』這一機器人中的『大漢』卻不會在海中沈沒,由於身穿可產生浮力的木質『外衣』,『北極ARV』可以在北極冰下100米以內的水域懸停,並可進行作業半徑達3千米的水下航行。
『北極ARV』可以自帶能源,可以通過微光纜與水面支持系統相連接。
由於采用了『魚雷體』和『框架體』相結合的流線式外形,它不僅可以發揮『框架體』遙控水下機器人的優勢,在海中懸停並進行定點精確觀測;也可以發揮『魚雷體』自主水下機器人的特長,靈活方便地在一定范圍水域裡進行測量,獲取更為全面的實時觀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