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總結我們的2008 |
| 山寨無處不在 |
| 山寨滲入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
2008山寨年終總結會
最初是指一種由民間IT力量發起的產業現象。其主要特點表現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現形式是通過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機、數碼產品、游戲機等不同領域。
當一切皆可山寨
山寨,無疑是2008年最燙手的話題。
從山寨手機、山寨明星、山寨講壇再到山寨春晚,山寨似乎成了貫穿2008年始終的一根動態紅線,但凡有它出現的地方,就會搞得人群騷動高潮迭起。
哪怕說2008年為山寨年,也一點都不為過。
時下,網絡上的N多盤點恰恰能提供『山寨年』的佐證:『十大最雷人的山寨劇』評點模仿國外知名電視劇的熱播本土劇、『列舉了長了明星臉的廣告代言人、『08十大山寨』總結全年傳播范圍最廣的山寨事件、『08年十大山寨人物』盤點飽受爭議的新聞人物……這些盤點無一例外跟山寨相關,或由網民的個人評點,或是網站發起網友投票,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盤點不夠權威、不夠精准、甚至不夠主流,盤點本身便透著來自民間的草根感、幽默感、戲謔感,不得不說,連年終盤點都成了山寨式。
山寨,自山寨手機開始,便一直生存在被追捧和被詬病的雙重輿論中——有人說山寨是平民的、非主流的,也有人說山寨是模仿的、不自信的——山寨就這樣糾結著前行,當山寨手機壯大成山寨文化,當一切模仿化、平民化、娛樂化又不模式化的東西都能被扣上山寨的帽子,我們很難說這已經是山寨的極致還是山寨的瓶頸。
或者我們站在這些山寨式盤點的肩膀上能更好地看看山寨的風景:通過這個小窗口,看看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未來我們該丟掉什麼。
關於山寨,不僅僅是一個八卦話題而已。
山寨路上的4件小事
初興:山寨手機『orange』模仿iphone
6月6日,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報道了深圳山寨手機的泛濫,登上了央視報道的山寨手機,隨後『山寨機凶猛』類專題也開始在搜狐這樣的主流網媒上頻頻現身,讓『山寨』這個詞開始從小眾范疇躍進到大眾視野。
說到山寨手機,自然就不能不提『山寨機之王』——『orange』,這個從去年開始在市場上流行的仿造iphone的手機,讓山寨手機聲名鵲起。於是,山寨便在有關學者的探究下給出了定義:源於廣東話,起先是特指一種由民間IT力量發起的產業現象。其主要表現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