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路邊休息的哨卡士兵 |
索馬裡的知名度一再提高,索馬裡海盜可謂『功不可沒』。在局勢動蕩的索馬裡,海盜們自立山頭,依靠先進的武器乾起了劫船這一古老的行當,讓全世界都記住了索馬裡海盜的名頭。
昨日,晨報記者從索馬裡的港口城市博薩索出發,趕到索馬裡邦特蘭省首府加羅韋,而這裡正是索馬裡著名的海盜之鄉。記者了解到緊鄰加羅韋的海邊小城埃勒,更是著名的索馬裡海盜老巢。
行車7小時抵達『海盜之鄉』
沿途通過20餘個武裝哨卡
在索馬裡港口城市博薩索歷經一日驚魂,記者已經漸漸適應了索馬裡動蕩不安的局勢。在5名政府武裝人員形影不離的保護下,記者於當地時間16日上午7點從博薩索出發,前往邦特蘭省首府加羅韋。此行目的十分明確,因為距離加羅韋僅數十公裡的海邊小城埃勒,便是鼎鼎大名的索馬裡海盜老巢。
博薩索與首府加羅韋都是索馬裡邦特蘭省的重要城市,兩地路程約750公裡。兩個城市間的公路,算得上目前整個索馬裡路況最好的一條,因為其它地方的公路大多在內戰中被人為破壞。車子剛剛駛出博薩索城區,就接連遇到兩處當地政府武裝設置的哨卡,由於有政府軍士兵隨行,我們一路暢行。
沿途基本都是一望無際的非洲荒漠,人煙稀少。索馬裡乾旱的氣候帶來成片貧瘠的土地,當地居民主要依靠養殖駱駝和山羊維持生計。大約每隔數十公裡纔能看到一個村落,規模小的只有不到10戶人家,規模大的也不足百戶。
在沿途一個較大的城鎮休整時,許多當地居民好奇地上前圍觀我們這兩名中國記者,這時與記者隨行的5名士兵便如臨大敵,小心翼翼地站在記者身旁貼身保護。整段公路如今都在政府軍控制之下,沿途記者總共通過了20多個武裝哨卡,每個哨卡的士兵都會友好地向記者打招呼。將近7個小時的車程之後,記者終於抵達邦特蘭省首府加羅韋。
| 與記者隨行的政府軍士兵(右)和司機(中) |
根據留學生、隨行士兵提供的信息
鎖定海盜聚集窩點:埃勒
海盜在哪裡?之前,由於不少海盜在邦特蘭省北部港口城市博薩索附近被捕,而且多次發生輪船被劫的亞丁灣海域又正好臨近博薩索,所以不少媒體都認為,海盜的老巢就在博薩索附近。《紐約時報》在2008年10月31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博薩索沿岸就是最大的索馬裡海盜窩點。所以記者一度也認為,此行的目的地應該就是博薩索,並以此為中心延伸開去,尋找海盜。但答案是否定的。在《紐約時報》的報道中,還提到了另外三個最大的海盜窩點:加羅韋、埃勒和夏拉德西爾(Xarardheere)。事實上,在這幾個地方當中,真正的海盜窩點只有一個——埃勒。
不久前在吉布提機場,一個留學英國倫敦學習政治的索馬裡學生和記者攀談起來。當得知記者要去博薩索尋訪海盜之後,他變得異常興奮:『這真是一件刺激的事,我也想去。』隨後又搖搖頭:『不過這太危險了。』但是,他依然想為記者提供一些幫助。拿出地圖,他在索馬裡東北部海岸,一個叫作埃勒的地方畫了一個圈:『這裡,他們都在這裡。』
埃勒幾乎就在北緯8度的緯度線上,是一個海濱城市。位於邦特蘭省首府加羅韋以東約120公裡的地方。
一個索馬裡留學生提供的情報准確嗎?
在得到了幾名邦特蘭省政府士兵作為貼身保鏢之後,記者詢問他們:『你們認識一些海盜嗎?』他們點頭說是的,認識很多。隨後記者向他們提出了這個問題:『海盜在哪裡?』再次拿出地圖,他們一下就指到了那個已經畫了圈的地方:『就是這裡,埃勒。』『難道博薩索沒有海盜嗎?』記者問。『沒有,他們不敢來這裡,只要我們知道有海盜在這個城市現身,我們馬上就會把他們逮捕。』
從博薩索到埃勒,海岸線就長達700多公裡,更別說是從海面上過去,為什麼海盜會選擇這樣一個離亞丁灣遙遠的地方作為基地呢?
『因為在那裡,海盜們聚集在一起,實力比政府軍還要強大。』26歲的士兵福伊德這樣告訴記者。在完成了搶劫船只的原始積累之後,富有的海盜遠比貧窮的索馬裡政府軍更有實力去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在福伊德口中,海盜們擁有動力強勁的快艇、精良的槍支,甚至還有很多大炮和火箭發射筒,同時,聚集在那裡的海盜也人數眾多。『超過2000人,我們不敢去那裡。』福伊德說,最大的海盜頭子叫作博雅赫,『他手下至少有200人,他們搶劫了很多船。』
博薩索附近為什麼沒有海盜呢?
另外一個士兵阿彼迪說,從很早以前,海盜就習慣了把埃勒作為他們的駐紮基地,出於多種原因,他們在該地區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導致了如今軍隊都無法剿滅的局面。博薩索距離埃勒遙遠,海盜每次出動的人數也有限,一般最多也就四五十人,如果他們在博薩索等地的港口停靠,就會遭到當地政府軍隊的攻擊。『所以他們每次都是在博薩索附近搶劫,然後把劫持的船只帶到埃勒去。』福伊德用手指在地圖上比劃,從亞丁灣開始,到埃勒結束,畫了一個大大的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