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市政府頒布的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障制度(簡稱『兩險』)將從今年9月1日起進入正式實施階段,9月1日開始至今年底,凡符合『兩險』參保條件的城鄉居民可以就近到戶籍地居住地等全市4千多家街道、鄉鎮或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勞動保障服務機構辦理參保手續。
按照本市城鄉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障制度規定,凡沒有參加職工社會保險的本市居民,不論長幼,不分城鄉,不論農業非農業,只要擁有本市戶籍或雖無本市戶籍但在本市幼兒園、大中小學等各類學校上學的外地、外國學生,都可以在本校或居住地勞動保障服務機構申請參加天津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障,這是繼全市職工社會保險制度實施後本市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的又一件大事好事,城鄉居民可以公平地享受政府提供的醫療、養老社會保障待遇,實惠城鄉百姓。隨著本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障制度的實施,本市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統籌一體、人人擁有醫療、養老保障的新時期,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工作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本市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實現了率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據介紹,本次實施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障制度實行居民家庭繳費與政府財政補貼相結合的方式,困難群體人員的繳費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以享受門診、住院、門診特殊病、生育保險補貼和學生兒童附加意外傷害保險待遇。其中學生兒童最高支付限額18萬元,最高報銷比例65%。其他成年居民根據自身條件和醫療需求,自由選擇繳費標准,分為330元、160元、60元三檔,政府相應補貼230元、190元、160元三種,相應享受的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11萬元、9萬元、7萬元三檔,最高報銷比例依次為65%、60%、55%。選擇繳費檔次越高,相應享受的醫療保險待遇也就越高。對於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參保患者,除報銷基本醫療費用外,還可以享受城鄉醫療救助待遇,以充分保障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不讓一家一戶過不去。
按照本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規定,本市城鄉60歲以上沒有社會養老保險的老年人,從今年1月起可以分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老年人生活補助。其中,年滿60歲的每月60元,年滿70歲的每月70元,年滿80歲的每月80元。今年1-8月城鎮老年人生活補助和農村老年人生活補助差額部分將隨9月份養老保障補助一同發放。
本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實行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政府補貼與個人繳費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年滿18周歲至60周歲的農村居民、年滿45歲至60周歲的城鎮居民,沒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都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按年繳納基本養老保障費,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繳費滿15年的,60歲以後,可以享受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的待遇。
本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國家全額補貼,2009年是每月15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將個人賬戶儲存額分割成139份,按月發放。2009年按最低繳費基數參保繳費,最低可以領取每月255元的居民養老金待遇,居民領取養老金不足139個月死亡的,個人賬戶餘額可以依法繼承。領取139月後,仍符合繼續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待遇條件的,其每月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仍由政府財政補貼,直至終身。
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統籌城鄉的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與『新農合』制度相比,首先,統籌城鄉的居民醫療保險基金變各區縣統籌為全市統籌,基金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有利於區域經濟更快發展。其次,雖然個人繳費略有增加,但是提高了最高報銷標准和報銷比例,醫保待遇有了大幅度提高。第三,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突破了『新農合』就醫用藥的限制,參保農村居民可以與城鎮職工醫保共享一個醫療、用藥、結算平臺,可以在全市范圍內所有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看病就醫,共用一個醫保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標准,而且可以實現計算機劃卡結算,減少個人墊付醫療費的發生率,簡化了醫藥費報銷程序。第四,與『新農合』相比,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住院、門診特殊病的基礎上,增加了門急診補助待遇、生育補貼待遇和學生兒童附加意外傷害保險待遇等。
針對去年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實施中,個別城鎮居民『平時不參保,生病要醫保』的情況,今年本市各類困難居民參保由政府統一辦理參保手續。在長達四個月的參保期限內,各級勞動保障服務機構將采取各種方便快捷的服務方式,廣泛宣傳告知,充分保障城鄉居民參保繳費權益。今年12月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期結束,逾期將不再補辦2010年居民醫保參保手續。在此,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再次提醒廣大城鄉居民群眾,一定要在9月1日至今年12月25日期間主動到社區勞動保障服務機構辦理參保繳費手續,以免不能及時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障待遇,給家庭和個人帶來損失。
按照全市工作安排,從9月1日開始至今年底為『兩險』的參保繳費期,城鄉學生兒童將在就讀的學校幼兒園統一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保險待遇期限從今年9月開始,與學期起始保持同步。其他居民的參保繳費在居住地、戶籍地社區勞動保障服務機構辦理,醫保待遇從明年1月1日開始享受,與自然年份相一致。養老保障參保繳費和老年人生活補助,就近在社區辦理,而且全年隨時可以辦理。
通過建立普惠性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本市社會保障『安全網』更加致密,保障更加充分有效,城鄉百姓真正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困有所濟。隨著今後本市經濟發展,城鄉居民醫療和養老等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水平也將隨之逐步提高,城鄉百姓可以及時地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實惠。(通訊員馮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