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獲悉,今年,天津將加快社區信息化建設,在完成軟件開發的基礎上,儘快部署11個區、21個街、39個社區的試點工作,搭建起社區管理、服務和交流互動平臺,並整合資源,重點推進民政、計生、勞動、文化、衛生等部門業務系統與平臺的銜接,促進資源共享,互聯互通。同時,制定社區信息化標準體系。通過建立一體化、多功能的信息服務體系,增強辦理社區居民事務的能力,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
改擴新建60個社區服務站
年內,天津將再改、擴、新建60個城市社區服務站。同時,制定《天津市社區服務設施管理規定》,完善管理,規範服務,真正把社區公共服務資源盤活用好,建立社區基礎設施管理使用的長效機制。結合完成20項民心工程和推進社區信息化,不斷深化和拓展社區服務,努力建設覆蓋社區全體成員、服務功能完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較高的社區服務體系。同時,全力推進社區服務信息化,建設覆蓋社區各類業務、以社區綜合數據庫爲支撐、渠道界面統一、集中部署的社區綜合信息平臺。通過推進社區服務信息化,建立一體化、多功能的社區就業、保障、衛生、救助、教育、體育、福利、養老、安全、環境、流動人口管理、志願服務等信息服務體系,以及家政、繳費、配送、娛樂、氣象、旅遊等市場化服務體系,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
兩年後社區救助100%覆蓋
此外,天津還將加強社區環境綜合管理服務,加強社區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形成以區爲主、條塊結合、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的長效管理機制。做好社區綠化、美化、淨化,搞好垃圾分類處理、噪聲污染治理、水資源的再生利用等工作。在社區消滅“白色垃圾”,爲居民營造乾淨、整潔、衛生的生活環境。同時,加強社區救助服務。建立和完善街道(鄉鎮)救助管理服務網絡和工作平臺,到2012年,社區救助網絡覆蓋率達到100%。積極開展社區社會救助服務,採取特困救助、臨時救助、專項救助相結合的方式,幫助羣衆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進一步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大力發展社區慈善事業,到2012年,社區捐助接收站點、“慈善超市”的覆蓋率達到60%,並完善各項制度,切實加強管理。
社區內建“十分鐘服務圈”
據介紹,今後的社區功能將越來越全面。社區要有與老年人數量相適應的老年服務設施與場所,同時,社區服務機構有專職服務人員,設有公開電話,服務網絡健全,服務項目在10個以上,形成“十分鐘服務圈”,能夠爲居民提供快捷、便利、優質的服務;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面向老年人、兒童、殘疾人、優撫對象和貧困羣體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建立和完善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和就業服務制度,社區中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率達90%以上,生活保障率達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有老年人健康檔案,並對每個社區居民實行責任醫生制度,社區衛生服務形成“十五分鐘服務圈”,居民“小病不出社區”,無重大傳染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