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27日,騰訊、金山、百度、傲游、可牛5家互聯網企業共同發表《反對360不正當競爭及加強行業自律的聯合聲明》,使得國內互聯網業內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愈演愈烈。
360也不甘示弱,馬上宣布了包含685款軟件的QQ軟件掃描超級黑名單,盛大、搜狗、迅雷、暴風等都在其中;隨後又發布了可阻止QQ查看隱私的『扣扣保鏢』。緊接著,可牛免費殺毒站出來宣布將推出一款可『清理360垃圾、去360彈窗』的『361特警』安全工具。這場360與騰訊在殺毒軟件領域的口水戰,已經發展到了波及大半個互聯網行業的兩大陣營的對壘,並讓數億中國網民無奈『圍觀』。
360和騰訊這兩個並排在電腦桌面的右下角,幾乎一打開電腦就被開啟,平日裡看起來相安無事的兩個網絡軟件,怎麼突然間就打得不可開交了呢?
事情還要從今年春節前後說起。當時,騰訊推出了QQ醫生安全軟件。仿佛在一夜之間,它就佔據了國內電腦用戶份額的近40%%,對360形成了不小的威脅。3個月後,該軟件的昇級版QQ電腦管家,更是包含了與360電腦管家近似的多項安全防護功能。兩者的戰爭序幕就此拉開。
9月底,360發布了一款『隱私保護器』,曝光QQ窺探用戶隱私,騰訊隨即予以反駁,並稱360瀏覽器涉嫌借色情推廣已被調查。360隨後回應稱針對騰訊的『造謠』已向公安局報案。10月11日,360發布了《用戶隱私保護白皮書》,騰訊緊隨其後公布了QQ安全檢查的技術原理,並指責360隱私保護器『蓄意污蔑』,騰訊將采取法律措施。雙方的對戰日益焦灼。
10月12日開始,雙方展開『彈窗大戰』,針鋒相對,愈演愈烈,直至發展成為整個行業的揭黑戰。
接下來的事態將如何發展?某門戶網站在『360與騰訊對戰』專題中冠以『未完待續』4字。
推薦理由:
動不動就以『彈窗』對罵讓廣大無辜網民不堪其擾,雙方都聲稱是為了『保護用戶隱私』又讓大家無所適從。一個是擁有10億注冊用戶的軟件霸主,一個是佔據免費殺毒軟件頭把交椅的後起之秀。一山不容二虎,『隱私保護』的噱頭下,是雙方保證各自桌面軟件佔有率的利益博弈。
前有乳業巨頭蒙牛、伊利相互指責對方誹謗詆毀,後有兩大軟件企業360與騰訊的『彈窗大戰』。在沒有健全的市場規則的情況下,口水戰和拉幫結派多少顯得有點江湖味。
網民的權利就是人的權利,網絡信息的安全關系到人的安全。剔除雙方爭執的利益、方式、道德等因素,我們更應關注網絡社會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無論這種安全隱患來自於一款軟件,還是一個企業,抑或其他方面。
2009年開始實施的工信部《軟件產品管理辦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開發、生產、銷售、進出口『可能危害計算機系統安全』或者『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等禁止的內容的』軟件產品。盡管未對安全軟件作出明確界定,但『用戶隱私』應該是在該條例的保護范圍之內。就用戶網絡隱私權而言,其內涵、外延以及侵權的責任形式,國家需要盡快出臺相關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