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毅中
昨天,全國人大常委會經表決決定免去李毅中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部長職務。此前12月9日,李毅中卸任工信部黨組書記。
一切都像外界猜測的那樣更迭。今年3月已滿65歲的李毅中,到了省部級乾部退休的年齡。
從中石化董事長到國資委副主任,從火線出任安監總局局長到工信部首任掌門人,李毅中每次轉身均肩負重任。
-人物
男,漢族,山西大同人,1945年3月生,198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2005年2月,李毅中出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黨組書記,他以鐵面示人,怒斥貪官污吏,贏得百姓贊揚。200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掛牌成立後李毅中首任部長至今。此前,他曾任中石化董事長、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李毅中是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關鍵詞
怒發衝冠
回首李毅中每一個角色,首映眼簾的卻仍是這樣一幅畫面:他雙眉緊蹙、齒嚙下脣、目不斜視,右手食指怒指前方,他身後是礦難現場,畫外音裡傳來死難礦工的家屬呼天搶地的慟哭。
畫面中怒發衝冠的六旬老者不被遷怒的時候,戴金絲大框眼鏡、兩鬢花白、眉宇上翹、外表溫文爾雅,看起來更像個大學教授。
火線上任安監局長
2005年2月28日下午2點,李毅中匆匆告別國資委歡送的人群。
3點40分,他落座北京西郊賓館大禮堂的主席臺,注視他的是數百名安監系統的乾部職工。在這裡,短短一個小時,他完成了從國資委副主任到國家安監總局局長的角色轉變。就在5天前,國務院專門召開常務會議,將國家安監局(副部級)昇格為國家安監總局(正部級)。
『一切來得太快。』在就職安監總局局長的會議上,李毅中顯然沒有多少『底氣』。的確,從正式確定到就職只有3天時間,其中兩天還是周末,連交接工作、行李打包的時間都不夠。
李毅中對著幾百名新同事坦言,『工作變動很突然』,是『臨危受命』。
李毅中口中的『危』來源於這樣一組數字:據統計,2004年,中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是6027人,其中,陝西陳家山礦難死亡166人,創下紀錄。僅在李毅中上任前的4個月內,國內就連續發生了三起特大礦難,死亡人數也一路飆昇,屢刷紀錄。
媒體開始用『帶血的GDP』來譴責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下傷亡人數急劇攀昇的局面。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的壓力劇增。
在此背景下,60歲的李毅中被火速任命為總局局長,成了接手歷史使命的『救火隊長』。
對此重大調整的深意,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一位高級工程師認為,安監局『昇格』絕不僅僅是改一下名稱那麼簡單,『這顯示了國務院對安全生產的極度重視』。而李毅中也絕不是如其本人所言『草率任命』,而是中央對李毅中『向來嫉惡如仇的品質』的最大肯定。
然而,李毅中的突然調任,還曾讓外界產生了其他猜測。有人認為他在國資委期間『過於硬朗的作風』得罪了某些中央企業,也有人認為他可能因為要調查中央企業賬目而觸及某些高層官員的『神經』。
這些都已無從考證,但各種說法無一例外指向李毅中在掌舵中石化和掌管國資委時,表現出來的嫉惡如仇的品質和雷厲風行的風格。
鐵腕手段整合國資
1966年,21歲的李毅中從北京石油學院畢業後,來到山東勝利煉油廠當車間工人。此後,在石油系統的37年間,他先後完成了從車間工人、技術員、車間副主任、主任到副總工程師等職位的轉變。
1998年,53歲的李毅中被任命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總經理、黨組書記。
當時,中石化有123萬名員工,而位列全球500強的6大國際石油巨頭的總人數相加也纔100萬,中石化的人均淨利潤則是人家的1/200。
『這種低效讓他難以忍受,』一位前中石化乾部說,『事事追求盡善盡美的老首長怒火中燒,他下決心對中石化實施改革。』
『裁員是最大的難題。』中石化內部的反對聲很快響起,中石化一位管理人員回憶說,『李毅中力排眾議,親自出馬,在山東境內部署五個重點項目,統一安排,使裁員得以順利進行,為日後中石化效益的好轉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李毅中認為,要從根本上把中石化帶出困境,必須對其改制,在管理上與國際化接軌。從2000年10月到2001年8月,中國石化相繼在香港、紐約、倫敦和上海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境內外4地上市的公司。
2003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新設國資委,李毅中昇任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成為196家中國最核心國企的出資人代表,國有資產總額為6.9萬億元。
為了能更好地管理大型國企的人、財、物,他在2003年5月放棄了中石化股權。對此,李毅中曾表示:『從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是不能用報酬來衡量的。』
上任後,李毅中風格一以貫之。他馬上針對國字頭企業延續多年的諸多問題出臺了禁令,比如嚴厲警告一些央企負責人薪酬過高。緊接著指出大型企業不能搞管理層收購,並明確指出中小企業管理層收購的『5條禁令』……一個國企的老總私下和李毅中開玩笑說:『毅中啊,你從企業出來,你對企業的情況很清楚。你千萬別把我們管死了,千萬別當婆婆加老板。』
那幾年,李毅中致力於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理順政企關系,並加大國有資本調整力度,使其布局和結構得到改善,國有資產迅速增值。
怒管安監悲從中來
『我本人無意刮起一場安全監管的風暴,但加大監管力度是必然之事……今後搞安全生產將六親不認,加大安全問責,這樣可能會得罪一些人,得罪一些地方,得罪一些部門,但是減少了傷亡的人數,這是最重要的。』
李毅中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直抒胸臆時,已料到中國最吃重的局長身上擔子的重量。
不料,其上任後第10天,礦難就發生了。
2005年3月9日,山西交城煤礦發生事故,死亡和失蹤人數將近百名。李毅中從凌晨1點開始在汽車中顛簸了8小時後,第一次以安監總局局長的身份出現在事故現場。
此後3年裡,安徽、河北、新疆、湖南和廣東等省區的災難現場都出現了他的身影。報紙上、電視上、網絡上,李毅中的照片幾乎都是一幅『怒相』:雙眉緊蹙、齒嚙下脣、目不斜視,右手食指怒指前方。
2007年12月9日,山西洪洞礦難事故調查組成立會上,李毅中右手食指掃過臺下山西官員、礦主,『什麼六證齊全,是五毒俱全!』說完,他立即習慣性地咬合下脣,極力克制憤怒。可是怒不可遏,他將伸出去的幾近顫抖右手食指收回,伸開手掌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2007年5月,安監總局網站上,意外出現了一張李毅中露出一絲笑容的照片。
白岩松說,李毅中上任接受采訪時,一再強調法律法規的重要性,那時的他猶如面對激烈戰斗的戰場,指揮官自然焦慮,可手中缺乏真正有威懾力的武器。
的確,那一周李毅中在多次會議上將新實施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比作未來安全生產治理工作中的一把『利劍』。
這個微笑的表情,恐怕正是來自於一個原本徒手的戰斗者擁有了一把小刀劍,多少能抵御來襲。此刻,怒者李毅中,微笑也難免無奈。
多事之秋掌管工信
2008年3月17日,李毅中被任命為新掛牌成立的工信部首任部長。
終於遠離災難和生死,這次任命被關心李毅中的民眾認為是他退休前難得的輕松仕途。實際上,擺在李毅中面前的卻是另一番暗湧。
『一上任就得出征。』李毅中對媒體感慨道,『懮心如焚,夜不能寐』。的確,工信部掛牌以來內部融合難題尚未破解,又遭遇一場空前嚴重的金融危機,工業增幅直線回落。
2009年元旦,我國工業增速掉到3.8%的最低點。當時,李毅中與溫家寶總理和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同一架飛機上,李毅中提出對1.6昇以下排量的購置稅減半的經濟刺激政策。『當時謝部長兜裡沒錢了,他也在猶豫,總理說「老謝,你就同意吧」。』李毅中回憶稱。
在此項政策的刺激下,與國際汽車行業蕭條景象截然不同,2009年我國汽車產量達1364萬輛,增長47%。與此同時,工信部主導出臺的十大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對於工業實現止跌回昇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這位首任部長一改過去奔走疾呼的風格,轉而以低調的面孔示人,這種轉變在他自己看來是由於『要靜下來思考的事情太多了』。
李毅中深知,在安監總局時的怒發衝冠已不能解決問題,置身工信部權衡多方利益時,則需要更多地和相關部委商量,甚至不乏委身相求。他在部內大會上講話時,亦褪去了『黑臉』色彩,轉而溫順許多。
在一次會議上,盡管他很不滿意鐵礦石談判的進程,也僅不點名地批評說,『鐵礦石談判很不理想,不僅沒有定價權,也沒有話語權,我們150多家代理商和600多家鋼鐵企業,能不能一條心啊』。
汶川地震、金融危機、綠壩事件、毒奶粉事件,直到信息化領域接連出現的3Q之戰、天價手機微博事件。剛成立兩年多的工信部,在公眾尚未完全看清楚其面目之時,各種考驗和質疑接踵而至。
其間,李毅中用來鼓勵下屬的一句話『迎難而上,任勞任怨』或可作為他內心的真實寫照。
『整個工信部成立到現在,還是在應對突發事件,應對危機,處在這種狀態之中。』李毅中在接受采訪時坦言,這些突如其來的事情塑造了工信部一種『迎難而上』的氣質。
此時的老者李毅中,已少了些許強悍,言語中頗有生逢多事之秋的含意。
得知李毅中退休,一名網友留言也許反映了多數人的心聲,『老伙計,該歇歇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