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實名網購火車票,帶來哪些法律問題?
12月21日,鐵道部發布消息稱,車次爲1000至5000的普通快速列車開始互聯網售票。目前,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www.12306.cn)辦理以“C、D、G、Z、T、K”開頭的以及1000至5000的旅客列車售票業務。這意味着,網購火車票的範圍進一步擴大。
據瞭解,普通快速列車的網售步驟與其他車票完全一樣,需在www.12306.cn實名註冊後購買,且一張有效身份證件同一乘車日期同一車次只能購買一張車票。
網上實名購票制在方便乘客的同時,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法律問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法律專家表示,只有多部門聯動,借鑑國外做法,出臺相關配套措施及法規,纔能有效地保障消費者網購火車票的安全和便捷。
個人信息遭搶注,無法買票怎麼辦
有乘客日前反映,在登錄www.12306.cn網上購票時,發現自己的身份證號已被註冊過,導致註冊不成功和無法購票。網站客服稱,此現象可能是個人信息泄露被人惡意搶注,並支招可用親友身份證進行註冊,今後一賬號可供多人購票。
此“妙招”一出便遭衆多網友質疑,“我自己買票爲什麼要用別人身份證,鑑別真僞的責任在有關部門,爲什麼讓我們委曲求全?”還有網友稱,鐵路部門出一套系統,不進行完整的測試就運行,出了問題讓乘客埋單,有點說不過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喬新生告訴本報記者,鐵路部門實行實名制售票後,面臨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如果在條款中減免自己的責任或者減輕自己的責任,加重消費者的責任,那麼鐵路部門制定的標準合同無效;第二,在鐵路部門開發的自動售票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鐵路部門應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換句話說,消費者可以要求鐵路部門先採取補救措施,從而滿足自己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知悉權利。”
12月21日,www.12306.cn網站登出解決辦法稱,申請人申請用戶註冊時,如電腦提示身份信息重複而不能被註冊,可填寫“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用戶身份覈對申請表”有關內容,並附本人近照、有效身份證件正面和背面照片,以電子郵件形式發回www.12306.cn網站,等待處理結果。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向本報記者表示,通過網絡實名購票本身是件好事,但是技術上還是應該要確保消費者能夠用自己的實名去購票。“像現在這種購票方式,反而讓消費者覺得更加麻煩。而且,不用本人身份證也能搶注賬號,容易被一些人利用,造成不利影響。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利用技術或其他手段改進系統,確保系統不被利用。”
實名制購票,誰來保護乘客隱私
www.12306.cn客服表示,針對個人信息遭搶注而建議採取的兩種方法僅供參考,如果仍無法註冊或無法添加到別人賬戶下,則建議人們報警求助。
喬新生告訴本報記者,鐵路部門在實施這項制度的時候,應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並提前做好預案,“只有強化鐵路部門的責任,才能解決我國火車票銷售環節出現的法律問題。任何制度都必須有責任條款,如果沒有責任條款,沒有反饋機制,那麼這樣的制度不可能有效實施。鐵道部此項規則疏漏之處就在於,規定了購買火車票實名制具體實施辦法,但是卻沒有懲罰性的條款,這就使得這一規章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品新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爲,實名制網絡購票,在性質上,可以說是爲原來的客運合同的履行插上了“電子交易的翅膀”。“在雙方的實體權利義務關係並未發生實質改變的情況下,這項電子交易制度應該適用‘誰推出,誰承擔風險’的原則。”
劉品新認爲,鐵路系統應該對這一新的交易方式的安全性負責,事先做好技術準備和風險評估。“鐵路方有義務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不受侵犯,還有義務保證乘客的退票權利不受侵害和限制。”
“現在人們有一種擔心,就是實名制是否會泄露個人隱私,實際上這是不必要的。任何人的身份證號碼都可以通過概率統計測算出來,關鍵不在於向鐵路售票機構提供個人信息,而在於掌握個人信息的鐵路部門,是否應該承擔泄露個人隱私的責任。”喬新生說。
多部門配合,確保實名制購票更好地運行
鐵路部門應如何加強乘客身份信息審覈,切實消除票販子的生存空間?如何更好地與公安機關的戶籍數據網實現聯網?
劉品新認爲,鐵路部門與公安機關的個人信息系統實現聯網,是一項“雙贏”的事情。鐵路部門推出網絡實名購票機制容易導致公民個人信息被侵犯或者濫用,它理應承擔這方面的風險和法律責任;另一方面,公安機關也願意通過對乘客身份的詳細掌握來有效打擊犯罪,維護鐵路運營秩序。
喬新生認爲,出現身份證號被惡意搶注,消費者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應按照“可信賴”原則,鐵路部門必須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並且配合警方積極採取措施,儘可能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鐵路部門的保衛部門或者公安部門應當及時立案,辨別真僞,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身份證被搶注之後出現的一系列法律問題。
在一些歐美國家,實名購買火車票制度已經實施了較長時間也比較成熟。劉品新認爲在實名電子購票的領域,發達國家有三點值得借鑑:一是註冊過程簡便易行,二是購票的時間可以提前到半年乃至一年,三是退票方便,只收取一定的費用即可。
“除了要求鐵路部門嚴格審覈和保護實名購票中的個人信息之外,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最基礎和重要的是要健全立法,儘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對個人信息範圍界定、保護方法、侵權責任等問題作出明確細緻的規定。只有建立完善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實名購票等過程中發生的侵犯個人信息的行爲才能得到根本遏制。”劉品新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