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陰曆“小年兒”,距完成村村電氣化建設剛好一個月,寧河供電有限公司營銷部村村電氣化專責苗長茂要去回訪一下村民,記者隨他來到了距城關蘆臺鎮40餘里地的寧河縣大賈村。
上午10點多,村東頭兒的全興超市,擠滿了置辦年貨的鄉親。聽說小苗來了,大家一下子圍了上來。“今年過年我家可不用急着着燈了!”“小苗啊,我那三小子送來的海鮮剛放到新買的冰櫃裏,這回算行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小苗給大家一個燦爛的笑容:“只要大家今年用上舒心電,我們去年這一年的累就沒白受。”緊接着又補充一句,“雖說電夠用了,但大夥還得注意用電安全。”
“你們把線都換成頇的了,線損不就小了麼?保準沒事兒呀!”“這變臺就架在咱家門口,比以前從村西頭兒過來的電近了400多米,供電半徑一小,還愁啥?”鄉親們對“線損”、“供電半徑”這類專業術語十分熟悉,着實讓記者吃驚。
67歲的賈月良大爺解釋說,“這不打去年夏天開始,電力局的人來我們村搞電氣化嘛,只要他們一來幹活兒,我們就在旁邊看着。這些幹活兒的師傅們中午在工地吃飯時就跟我們唸叨爲嘛在這裝變壓器,爲嘛換頇線。”
談起村村電氣化建設,78歲的趙家財老人就打開了話匣子:“以前村裏電不夠使,夏天電扇轉不起來,冰箱、空調根本就開不了,就是電燈泡的亮光也跟蠟燭似的。每到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晚上早早就把燈繩抻開,誰家要是忘了早點開燈,這一晚上你就甭想再見到亮兒。更甭想看春節晚會。”
這一切在這個冬季變得不同,苗長茂告訴記者,去年寧河公司投資2億多元,啓動了新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到去年底,全縣283個自然村和14個鄉鎮電氣化建設任務全部完成,12萬戶農民的供電質量得到根本改善。本報記者蘇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