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白方禮紀念室 |
天津北方網訊:能推着白方禮爺爺生前的三輪車走上“感動中國”的頒獎舞臺,對於河北省滄縣白賈村的白方禮小學的師生們來說,是十分榮幸和無上光榮的事。頒獎那晚,白賈村的一村老小都圍在電視機前等着看對白爺爺特別緻敬環節。然而對白方禮小學的校長白西騫來說,對學校前途的思考卻讓他感到憂心忡忡、寢食難安。
白方禮小學面臨撤併
在白方禮老人的家鄉,河北滄縣白賈村的東南角,兩排平房和一個簡單的籃球場,構成了一所小學,這就是白方禮小學。1986年,白方禮老人回家探親時,發現校舍破舊,孩子們不讀書時,萌生了支教的念頭,並捐出了自己5000元的養老錢……這是老人支教的開始。現在的學校建於1992年,是村委會在白方禮精神的感召下集資30萬元修建的,並於2008年更名爲白方禮小學。
目前,學校共有14名教師,小學六個年級有154名學生,幼兒園三個班有146個孩子。白校長告訴記者,明年和後年適齡孩子入園人數都將達到70人以上,增班擴校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同時,因爲當初修建時經濟條件所限,用料比較簡單,歷經20年風雨,學校已經陳舊;2009年時,學校被滄州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鑑定爲危房。而按照幾年前的學校佈局調整規劃,白方禮小學屬於待撤併學校。離本校最近的學校是大官廳中心小學,走公路要10多里路。
“我們正在努力爭取保留住白方禮小學。”白校長告訴記者,但按照滄州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的測算,一所最爲經濟的雙軌制小學和一座最爲簡樸的紀念館需建設資金350萬元左右。
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天
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和陽曆9月23日,都是這所小學最爲重要的日子,因爲一個是白方禮爺爺的生日,一個是白爺爺的祭日。每年這兩天,老師和學生們都會舉行莊嚴肅穆的紀念活動:全校師生全部上臺,面對老人的遺像,用最簡短、最樸實、最真摯的語言表達對老人的懷念和認真工作、努力學習的決心。雖然這個儀式並不長,也不夠隆重,但卻一次次澆灌着白爺爺種在孩子們心裏那顆善良的種子。講白爺爺的故事、向白爺爺彙報成績、“爺爺,我想對您說”……在這所農村小學,孩子們已經習慣了每天的學習和生活有白爺爺“相伴”。
小學校去年剛剛開放了“白方禮紀念室”,白爺爺的照片就放在那裏,每天看着他愛的孩子們快樂地學習。說是紀念室,其實挺簡陋,就是兩間屋子大的一個教室。裏面擺放着白爺爺生前用過的帽子、衣服、收音機、手電筒等,還有小學生們寫給白爺爺的信,更多的則是媒體對於老人的報道和一些照片做成的展板。
第一筆助學款已成火種
每年的期末考試過後,學習優秀的學生會得到一個筆記本,這個寫着“白方禮教育基金獎”和“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小本,是孩子們最珍貴的獎品。而買本子的錢,來自白方禮老人先後兩次爲小學捐的6500元助學款的利息。“白爺爺拿出的這6500元助學金,我們捨不得動。資助村裏和鄰村經濟困難的學生,都是這筆款的利息和後來一些愛心人士的捐款。”白西騫校長告訴記者,白方禮教育基金成立後,曾經有十幾位滄州人來學校看過,並先後留下了6000多元的助學金,拍《白方禮》電影的天津市民李佳倫的女兒捐出了1000元的壓歲錢,還有耀華嘉誠國際學校的師生們帶來了1500元的助學金,這些錢都用於資助困難家庭的學生了。“我們的‘白方禮教育基金’錢不多,但卻是最爲純淨的,也是最有愛心的助學款,它也承載着白方禮老人生前的心願。白爺爺最初捐的6500元,捨不得用,因爲它是白爺爺支教的開始,也是教育基金的一顆火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