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012年1月11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作者: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少平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全市法院爭創一流、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水平的攻堅之年。我們在市委領導、市人大監督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下,按照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決議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主題主線主攻方向,始終堅持爲大局服務、爲人民司法,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着力提升隊伍素質、審判質量和司法公信力,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聯動調解、訴訟服務、庭審公開、案例指導、信訪化解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全年,新收案件181451件,審執結183173件(含舊存),訴訟標的總額350.32億元,同比分別上升6.37%、5.38%和13.6%。
一、強化能動司法,全力服務天津又好又快發展
緊緊圍繞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的司法需求,認真貫徹“調結構、增活力、上水平”活動的各項部署,爲我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努力服務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依法調節經濟關係、規範市場秩序,審結買賣、物流、建設工程等各類合同案件63392件,同比增長8.67%。促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完善服務新區20項司法措施,深入重點企業走訪調研,協調解決法律難題,妥善審結新區各類案件31592件,同比上升30.32%。促進金融改革創新,在全國率先構建防範金融風險司法協調機制,審結金融糾紛案件2990件。出臺審理融資租賃案件指導意見,保障了融資租賃交易安全,促進融資租賃業聚集天津、快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審結企業破產、清算、股權轉讓、股東權益等案件272件。
——努力服務創新型城市建設。不斷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審結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案件620件。制定審理網絡著作權案件試行意見,指導娛樂產業協會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依法簽訂協議,規範許可使用行爲,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完善與市知識產權局協作機制,強化創新成果保護,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助推品牌經濟,主動服務王朝、天士力等知名企業和狗不理、桂順齋等“老字號”企業,增強他們依法維權能力。
——努力服務生態宜居城市建設。保障城鄉統籌發展,審結房屋拆遷、農村土地流轉等案件928件,審查和執行涉及城鄉重點工程建設的非訴行政案件3168件。向黨委政府報送《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監督規範執法行爲,促進依法行政,行政案件同比下降48.97%。加大環境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制裁環境違法行爲,審結各類環保案件69件。
——努力服務開放型經濟發展。優化投資法治環境,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案件394件。深化涉臺訴訟協調機制,聘請有涉臺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陪審員,妥善化解涉臺糾紛,促進津臺經貿交流。制定8項服務涉海經濟發展措施,規範貨運代理行爲,深入北京平谷等15個海事巡迴審判點,爲近百家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審結海事海商案件594件,促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二、強化和諧司法,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積極參與社會管理,以硬措施落實硬任務,依法懲治犯罪,妥善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堅持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嚴格依法定罪量刑,審結一審刑事案件9759件,同比上升8.87%;判處罪犯12686人。嚴厲打擊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和盜竊、搶奪等多發性侵財犯罪,積極開展打黑除惡、禁毒等專項行動,審結上述案件3438件,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增強人民羣衆安全感。嚴懲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等經濟犯罪,審結相關案件388件,挽回經濟損失5320萬元,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大力推進反腐敗鬥爭,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犯罪案件138件。堅持寬嚴相濟,依法判處緩刑、管制4120人,免予刑事處罰247人,辦理減刑、假釋案件8016件。確保無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依法宣告9名被告人無罪。保障刑事被告辯護權,爲224名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
——紮實推進“大調解”工作。發揮司法主導作用,積極協調社會力量,分類化解矛盾糾紛。在深化勞動爭議四方聯動調解機制的基礎上,與國土房管、衛生、交管等20餘個部門完善物業、醫療、交通事故等糾紛聯動調處機制。強化訴調對接,對人民調解組織進行業務指導1210次,依法審查仲裁裁決2133件,訴前化解糾紛12624件。加強訴訟調解,依法開展全員全程全域調解,努力做到案結事了。一審民商事案件調解撤訴率達58.84%,刑事自訴案件調解撤訴率達92.9%。
——切實解決涉訴信訪突出問題。加大積案化解力度,採取指定接訪、帶案下訪、分類處理等多種舉措,集中清理進京重複訪760件、非進京訪416件,息訪率達96.05%和98.56%。在黨委政府支持下,依法終結36件無理訪案件。對訴求合理的解決到位、有實際困難的幫扶到位、無理纏訪鬧訪的依法處置到位,引導羣衆依法理性表達訴求。涉訴信訪同比下降22.7%,進京越級訪同比下降50.66%。
——積極參與社會管理體系建設。創新未成年人案件審判方式,試行公益代理、社會調查、心理干預等做法,被團中央作爲天津經驗向全國推廣。做好社區矯正,依法向管制犯、緩刑犯發出禁止令107份,注重對特殊人羣的跟蹤幫教,促進其融入社會。高度重視不穩定因素排查化解,完善風險排查預警機制,強化案件穩控工作,審慎處理羣訴羣訪,做到預防在先、應對有方、處置得當。加強法制宣傳,深入學校、企業、社區等舉辦法制講座176期,刊發案例、錄製宣傳片4000餘件,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三、強化爲民司法,全力迴應人民羣衆關切
堅持把人民羣衆呼聲作爲第一信號,把人民羣衆需求作爲第一選擇,把人民羣衆滿意作爲第一標準,認真解決訴訟難、執行難等問題,切實維護好人民羣衆合法權益。
——着力深化訴訟服務。完善服務功能,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在強化導訴、查詢、材料收轉等九大功能基礎上,增設公告代理、老年人和殘疾人接待窗口,爲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拓展服務空間,積極探索網上訴訟諮詢、預約立案、判後答疑等在線服務。一中院率先開通訴訟服務網站和12368諮詢熱線,訪問量已達37666人次,接入熱線4628次。延伸服務觸角,推行社區法庭、假日法庭、旅遊法庭,深入街道、村鎮、旅遊景點等開展巡迴審判1100餘次,利用節假日解決糾紛5921件。我市法院新型訴訟服務模式已成爲全國法院學習借鑑的範例。
——着力服務民生需求。倡導公序良俗,審結婚姻家庭、贍養撫養、相鄰關係案件17550件,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家庭鄰里和睦。高度關注民生,審結就業、醫療、住房、損害賠償等案件18673件,維護羣衆切身利益。嚴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製售假冒僞劣商品犯罪,審結銀橋乳業公司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等案件24件,保障羣衆生命健康安全。
——着力破解執行難題。不斷加大執行力度,最大限度兌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執結各類案件48690件。切實規範執行行爲,強化執行監督,建立控制財產臺賬制度,細化執行申訴信訪辦理流程。深入開展反規避執行專項活動,落實執行聯動威懾機制,加重被執行人失信成本,擠壓被執行人逃債空間,共查控銀行賬戶15838個、房地產3322處、機動車1925輛,限制高消費52人,對情節嚴重的予以曝光、司法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執行到位率達84.08%,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
——着力暢通救濟渠道。保障當事人申訴權,審結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3026件,進入再審糾正262件。維護賠償請求人合法權益,完善聽證、陪審和協調機制,依法審結國家賠償案件35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爲特困刑事被害人、執行申請人及涉訴信訪人辦理救助523件。緩、減、免訴訟費205.78萬元,讓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