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突尼斯的本·阿裡逃了;硬氣的穆巴拉克進了監獄;利比亞的卡紮菲,則將自己的生命與政權一並終結;最幸運的是也門總統薩利赫,在折騰了半年多後,最終獲得“免死牌(豁免權)”,遠赴美國。強人皆去,動蕩仍存。如今,激蕩了一年多的大中東,唯剩下敘利亞政權還在內亂中“堅挺不倒”。反對派反抗了近一年,巴沙爾也強硬了近一年。“堅強”敘利亞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玄機?
解碼之家族
揭秘“雄獅”家族少數派統治多數派
毫無疑問,阿薩德家族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傳奇。40多年來,這個來自少數派阿拉維派(什葉派分支)的家族,統治著佔國民大多數的遜尼派。阿薩德不僅是20世紀後期中東地區在位最久的國家元首,還是阿拉伯地區唯一一位成功將政權交給下一代的領導人。這個家族究竟如何成為敘利亞、乃至阿拉伯世界的傳奇,他們的統治又給敘利亞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1952年,當哈菲茲·阿薩德走入霍姆斯軍事學院的時候,一個時代即將開始,敘利亞的“雄獅”家族從此崛起。哈菲茲·阿薩德的威望並未隨時光而消逝。當人們提起現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時,總是直呼其為巴沙爾,因為“阿薩德”這個稱呼只屬於他的父親哈菲茲·阿薩德。世事難料,60年後,霍姆斯成為暴力衝突最為嚴重的地區,阿薩德家族陷入困境。
“雄獅”威望無人能及
1930年10月6日,阿薩德出生於敘利亞北部一個阿拉維派(什葉派分支)穆斯林家庭。
和他的父親一樣,阿薩德深為自己的阿拉維派身份而自豪,崇尚阿拉伯民族主義。他在少年時代就以打敗十字遠征軍的耶路撒冷解放者薩拉丁為偶像。
阿薩德17歲時,敘利亞復興黨成立。同年,阿薩德在學校建立黨支部。同時他還改掉了自己的姓氏“瓦赫什”,換成“阿薩德”,意為“獅子”。
1952年,阿薩德放棄當醫生的理想,進入霍姆斯軍事學院,隨後轉入阿勒頗空軍學院學習飛行。霍姆斯軍事學院號稱“敘利亞西點軍校”,是敘利亞政界高官的“搖籃”。
1963年,阿薩德參與發動了“三八革命”,促成敘利亞復興社會黨掌握國家政權,自己當上了空軍司令。隨後,阿薩德一路高昇至國防部長。1966年,由於黨內斗爭,復興黨領袖阿明·哈菲茲下臺,該黨創始人阿弗萊克出走黎巴嫩。1970年11月13日,阿薩德再次發動變革,逮捕了他在黨內的最後一個競爭對手加魯德。第二年3月,在沒有其他候選人的情況下,阿薩德以99.2%的高選票當選總統,開始了對敘利亞30年的統治。這位“雄獅”領袖的威望在國內至今無人能及。阿拉伯非洲聯盟前秘書長馬吉德盛贊阿薩德為“戰爭年代與和平時期的英雄”,連美國總統克林頓也表示,盡管他和阿薩德在中東和平進程問題上有分歧,但阿薩德“一直令他尊敬”。
“鐵腕”治國聞名天下
阿薩德打破了40多年來遜尼派元老統治國家的傳統,連任四屆總統。
作為少數派的什葉派,為了鞏固統治,阿薩德特意安排阿拉維派人員領導國家強力部門,控制國家機器。特種部隊和內衛部隊也都是阿拉維派子弟兵。
為了防止什葉派之間出現內訌,他建立了十多個相互牽制的情報組織和多個總統衛隊,敘利亞自此鮮有叛亂發生。此外,他修改憲法,將總統選舉改為對唯一候選人的“全民公決”,總統任期也延長到7年。
外界的報道稱,阿薩德在宗教問題上手段“鐵血”。1980年7月,敘利亞議會通過法令,規定“所有穆斯林兄弟會成員都將被視作罪犯,處以極刑”,如果他們投案自首可既往不咎,但必須在一個禮拜內主動投案。隨後,阿薩德進行全國逮捕和清洗穆斯林兄弟會運動。1982年2月,穆斯林兄弟會強硬派在城市哈馬發動叛變,殺死250名復興黨成員,阿薩德派弟弟裡法特指揮軍隊對哈馬進行地毯式轟炸。有數據顯示,3周之內,約4萬人因此死亡,80萬人流亡國外。在當時的特殊背景下,阿薩德的統治使敘利亞從一個渙散弱小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地區強國。
為“幼獅”鋪平道路
老謀深算的阿薩德一早就計劃將總統之位傳給兒子,並且選定長子巴希爾作為繼承人,對其大力培養。
但是,1994年,巴希爾遭遇車禍意外身亡。這不僅打亂了哈菲茲·阿薩德的計劃,也徹底改變了巴沙爾·阿薩德的命運。
作為阿薩德次子,巴沙爾和父親一樣曾立志成為一名醫生。在大馬士革大學醫學院學習完眼科後,毫無政治抱負的阿薩德前往倫敦攻讀醫學碩士,畢業後成為了一名眼科醫生。
然而,兄長之死使他不得不遵從父命棄醫從政。
在敘利亞,有軍隊或軍校服役、學習的背景是從政的基本條件之一。1994年,巴沙爾進入霍姆斯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直接晉昇少校。隨後,他一路攀昇,成為少校並擔任共和國衛隊司令兼105裝甲旅旅長。
為培養巴沙爾,阿薩德特意安排他參與敘利亞內閣改組。在改組中,巴沙爾奉父命專抓反腐問題,並首先拿內閣元老“開刀”。巴沙爾最主要的對手、前總理阿祖比因此被解除一切職務並自殺,副總理和幾位部長也先後被鏟除,巴沙爾從此聲望大震。
此後,在阿薩德安排下,巴沙爾開始頻頻出訪,樹立國際聲望。 2000年6月10日,阿薩德去世。得益於父親多年的精心安排,巴沙爾順理成章成為復興社會黨推選的唯一總統候選人。時年34歲的巴沙爾事實上不滿足憲法規定的總統最低年限40歲,但敘利亞議會當晚修憲,為巴沙爾“量身定做”,將總統年紀改為34歲。結果,巴沙爾以97.29%的高選票當選總統,人稱“中東幼獅”。
改革春風銷聲匿跡
巴沙爾上臺後,一方面繼承父親阿薩德的內政和外交政策,另一方面也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些改革一度被人稱作“大馬士革之春”。
在政治上,巴沙爾釋放政治犯,放松言論控制,打擊貪腐,加強復興黨組織建設,還明令禁止神化領導人。他經常親自開車考察大馬士革,還前往普通飯店就餐,親民作風讓民眾耳目一新。
經濟上,他推行九個五年計劃,進行經濟改革,吸引外資,改善民生。美國媒體曾經報道稱,曾經常年居住倫敦的巴沙爾尤其重視信息技術,希望借此“讓這個孤立的中東國家能夠趕上21世紀的步伐”。
在外交上,巴沙爾在堅持父親定下的基本外交政策的同時,積極調整政策,趨向靈活。
但過快的改革步伐很快遭到國內一些元老和保守人士的反對,“大馬士革之春”兩年後匆匆結束。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國內嚴重乾旱,石油資源減少,敘利亞經濟上也面臨掣肘。在這種背景下,敘當局開始在政治上收緊。 2011年1月下旬中東動蕩以來,敘利亞衝突不斷,巴沙爾也進入了“執政之冬”。
-鏈接 家族成員鞏固“江山”
在敘利亞,整個阿薩德家族嚴格把控了各個重要的國家統治部門。
●巴沙爾的弟弟馬希爾·阿薩德:
敘利亞軍方最高掌權者,地位僅次於總統;統率著敘利亞著名的第四裝甲旅、總統衛隊和共和國衛隊;同時是敘利亞情報部門的實際頭目。
●巴沙爾的姐夫阿西夫:
在軍隊中擔任參謀,與巴沙爾關系密切,與情報部門負責人和其他實權“元老”也“關系匪淺”,但與馬希爾關系不和。敘利亞前副總統哈利姆·哈達姆曾贊揚阿西夫是一位“聰明、有教養、有膽識且志向遠大的軍官”。
●巴沙爾的表兄弟拉米·馬赫魯夫:
在敘利亞經濟部門擔任要職,是經濟界無可爭議的頭號人物。分析人士稱,外國企業如果想在敘利亞經營,必須得到拉米的首肯。
●可靠的“老臣”:負責安全事務的副總統穆罕默德·納斯弗·哈爾貝克;軍事情報機構首腦阿卜杜拉·法塔赫·裘德斯亞;國家安全總局局長阿裡·馬穆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