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天津北方網訊:沒有卡,你休想把自行車存進來,也別想把車從這裡推走。一批自行車智能存車處在本市的各個區縣相繼啟用,近日,記者來到了第一個啟用的智能存車處——紅橋區燕宇小區,了解這裡智能存車情況。

從外面看,兩個進入存車處的通道都被緊閉的大門攔住了,側面留有一道能夠進入行人的回轉通道。上午10:00,一位居民推著自行車走來准備存車,在智能存車棚門前,只見他手上拿著一個卡片在入門處的盒子上輕輕一刷,鋼鐵打造的門禁就自動打開了,待他推車進入存車處後,門禁自動閉合。簡簡單單,這套動作只用了幾秒鍾。同樣,一名車主拿著自己的卡片一刷卡,自動門迅速打開,自行車被輕而易地被推了出來。
原來,每輛自行車上都被固定了一個智能卡片,與車主手中的號牌相對應,只有號牌與卡片同時使用纔能開啟存車處的大門。在這個智能存車處,沒有匹配的卡片,想要存車不可能,想推走這裡的車更難。

不僅如此,存車處門口的值班室也是一間監控室,電腦屏幕上,值班人員對存車處的情況一目了然。600平方米的存車處內,多方位安裝了攝像頭,監控錄像24小時全天開啟,每一個角落的動靜都盡收眼底。

進入智能存車處的自行車都有著自己的一套“小檔案”。工作人員首先要對車輛和車主進行一套登記手續,小卡片上裝備了智能芯片,裡面記錄了車主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車牌鋼號、車型、顏色、電池位置以及購車發票等。每一輛自行車車身上安裝的卡片和手持智能卡相互匹配,進入存車處的時候,兩個卡的信息都會被迅速反饋到系統中,只有雙卡的信息相符,電動門纔會打開。
“以前沒有停車處的時候,車放在樓下,上趟樓的功夫就丟了,自從在這存車就沒再丟過。”居民王大爺告訴記者,“這裡必須憑智能卡纔能存取車,方便又放心。”

有了監控系統,不僅車安全了,連存車處磕磕碰碰的糾紛也少了,監控錄像面前誰也別想抵賴,雙方自行商議賠償,省事多了。
記者從公安紅橋分局西沽派出所了解到,近年來,西沽地區的盜竊自行車案件始終居高不下,成為影響地區社會治安穩定、困擾公安機關的主要問題。過去的老式車棚采用木質存車牌存取,不相乾的人員可以隨意進出車棚,管理人員多是憑記憶記住存車的居民,因此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車棚裡的丟車現象也較為常見。民警李大偉告訴記者,通過加大技防措施,這個小區的發案率大大降低,居民普遍反映,自從在這個存車處存車後沒有發生電動車或者電瓶丟失的案件。(記者趙穎妍 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