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網絡上誰最紅?不是哪路明星,也不是哪路草根,而是距今1000多年的“詩聖”杜甫。
3月伊始,一組名爲“杜甫很忙”的系列圖片在微博上流傳,在這些再創作的圖片裏,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斬西瓜,時而身騎哈雷摩托,時而肩扛一桶水……
記者昨日採訪獲悉,這場網絡風潮並非偶然,其背後是專業的公關團隊策劃的。
網絡杜甫不斷穿越確實很忙
據悉,這組圖片的原圖來源於語文課本的一張插圖,這張插圖是人教版高二《語文》課本里《登高》一詩的插圖,圖中杜甫側坐在石頭上,迎着風略擡起頭,面帶憂鬱。
但經過網友塗鴉,杜甫身世悽苦、憂國憂民的形象完全被顛覆了。起初在微博上流傳的幾張圖片中,杜甫只是做了幾個簡單的動作:抗重型機槍、彈吉他、騎摩托、拿着iPhone自拍、騎着自行車去購物等等。但經網絡傳播後,不斷有網友加入到塗鴉隊伍中,在網友筆下,杜甫儼然成了“萬金油”,什麼事都可以幹:變身籃球高手上演灌籃絕技,變身時尚潮人聽iPod,甚至變身成網遊主人公戰鬥……各種形象數都數不過來,不少網友感嘆:“杜甫也太忙了!”
“杜甫很忙”走紅網絡後,辛棄疾、李白等文化名人也“中槍”了。這些塗鴉作品中,網友還設計了臺詞,演出了一段段搞笑的劇目。有網友給杜甫和辛棄疾設計的拍照段子,在微博上得到了上萬次的轉載量。
誰也不會想到已經仙去千餘年的大詩人杜甫會成爲當今的網絡紅人。“杜甫很忙”的系列圖片在博得網友一笑的同時,也引起了不少爭議。有的人認爲這是對杜甫的不尊重,是對傳統文化的褻瀆;而有的人則表示無傷大雅,只是娛樂一下,沒必要上綱上線。
反對者青年人的惡搞不應被縱容
除了微博,80後、90後聚集的SNS社交平臺人人網上對“杜甫很忙”的討論也非常熱烈。
從上週末開始,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封面部記者錢賀進的文章《從“杜甫很忙”看當代青年》在人人網上得到衆多網友的追捧。截至昨日下午六點,該文被網友分享14000多次,閱讀80000多次。
“我的態度很明確,反對這種惡搞。”昨日,錢賀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果這是小孩子的塗鴉之作,倒沒有什麼,但是微博上卻得到很多年輕人的青睞,還贊其有才,我就不能容忍了。”
“惡搞杜甫,我覺得是對文化的不尊重。”錢賀進坦言,他的這些言論也許不夠寬容,撂倒了一批人,“網上支持我的觀點的人很多,當然拍磚的也大有人在。”
“有人說我不懂小孩子的創新,我是個沒有童年的人。”錢賀進告訴記者,其實他小時候也會對課本上的人物進行塗鴉,“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幹過這種事,所以我覺得這不是所謂的創新,小孩子這樣做本沒有什麼,但是青年人這樣有意惡搞是不應該被縱容的。”
真相背後是營銷團隊的策劃
對於“杜甫很忙”持寬容態度的有之,持反對態度的也不少,誰也不能說服誰。中青報的一篇社論《“杜甫很忙”風靡互聯網:一場快閃式網絡狂歡》則是從網絡傳播的角度進行了理性的分析,文章說:“今年恰好是杜甫誕辰1300週年紀念,我們也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杜甫很忙’以及杜甫文化突然升溫,這種惡搞背後可能有網絡公關和文化營銷的魅影。”作者的這種猜想對嗎?
據網友透露,這場網絡風潮的背後是專業的公關團隊策劃的,國內著名的營銷人士薛永昱便是策劃者。
記者通過QQ聯繫上了薛永昱。他承認這是他的團隊所爲。薛永昱坦言,“杜甫很忙”這組圖片大部分都是出自團隊成員之手。“這是我們幫一個博物館做的策劃,想引起更多人對那家博物館的關注。”對於博物館的具體名稱,薛永昱說不方便透露。
對於有人說這是對杜甫的不尊重,薛永昱說,沒必要那麼上綱上線,“就是娛樂一下,這讓大家都記起了杜甫,回憶起初、高中時代,沒什麼不好。”
“我想這也不會入‘學者’的眼吧,如果有學者出來反對,那是他們在炒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