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4月1日是愚人節。每年的愚人節,都有一些人成爲別人的“愚樂”對象。天津康橋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專家文成峯提醒:愚人節開玩笑應有“度”,千萬別給他人帶來麻煩甚至傷害。
近些年,“洋節”在我國漸漸興盛起來。既然要過“洋節”,也就應該清楚,節日文化是一種歷史文化,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種民族風俗和民族習慣。所以,瞭解這些節日的規則和禁忌是十分必要的,以免貽笑大方,鬧出不愉快。
由於國情不同,幽默和調侃的方式也有很大的文化差異。愚人節開玩笑應該避免“過火”,否則原本挺愉快的節日,也許會成爲自己和他人的“傷心紀念日”,留下不愉快的“陰影”。首先,愚人節開玩笑應該遵守道德底線。愚弄一個活生生的人,很容易傷害到他人的人身和精神,甚至構成侵權,有時還要擔負道義上的責任。曾有一個實例;愚人節這天,張某通知李某,說李某的父親腦出血被送往醫院,結果李某在慌忙趕往醫院的途中不幸發生了意外交通事故。這種愚人的方式給對方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同時也證明了這樣的玩笑其實很愚笨,效果適得其反。此外,愚人節開玩笑更要嚴守法律底線。“愚弄”的過程或後果一旦涉及社會公共安全,還有可能導致刑事責任,玩笑過頭有時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心理諮詢專家建議,無論是“整人”還是“開玩笑”,都應注意分寸。不能擾亂社會治安、社會秩序,也不能侵害他人正當的權利。愚人節還是人們處理人際關係能力的一次檢驗。什麼樣的關係開玩笑到何種程度,分寸拿捏準了,會增加彼此的親密度;過火了,就會顯得唐突、失禮,感覺是純粹拿人找樂子。特別是不要對不瞭解或對愚人節不感興趣的人開玩笑,以免給今後的人際關係留下後遺症。(記者韓燕玲實習生王曉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