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博物館 |
![]() |
| 美術館 |
![]() |
| 圖書館 |
建設亮點:入口爲“六層重門”設計,體現了“世界之窗”的構思,博物館“時光隧道”的設計理念成爲整個建築的亮點。
展覽情況:博物館展覽的主題和內容已經基本確定,開館後將推出11項展覽,其中2個歷史陳列,另外還有9個文物藝術品的專題陳列。
建設亮點:美術館是本市首座國家級美術館,14米高的無框玻璃幕牆和岩石切塊的石材鋪裝是美術館設計中的亮點。
展覽情況:美術館已經向全國徵集了書畫作品上百部,開放以後將一次性展出,計劃將舉辦六個主題展覽。
建設亮點:館內通體白色,採用階梯式佈局,一排排頂天立地的書架鑲嵌在牆體上。館內還設置了古籍閱覽室和數字資源閱覽室,市民可以通過先進的自助借還書系統免費借閱圖書。
展覽情況:預計正式開館時將有50萬冊圖書迎候讀者,上架圖書中35萬冊圖書將是新購進的新書。
天津北方網訊:文化中心中心湖南側是三座遠看相似、近看卻又風格迥異的建築體,按自西向東的方向被簡稱作“博美圖”,即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目前,三個場館都已經進入了交接布展階段,場館內展品也將陸續搬家。
博物館20萬件館藏文物輪迴展出
博物館位於文化中心西南側,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目前已經基本完工,進入布展階段,後期裝飾和展品陳列正在進行當中。記者在文化中心施工現場看到,博物館的外觀已經完全呈現出來,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周邊綠化和道路配套施工,場館內部工作人員正在搬運展品和清潔石材。中建三局博物館工程項目部負責人孫良介紹說:“裏邊的銅板和石材選擇都是比較考究的,另外鋼結構鋼含量是六個場館中最重的。”
在北側主入口處,方正宏偉的博物館入口爲“六層重門”設計,造型猶如世界的窗口,體現了“世界之窗”的構思。而博物館這一“時光隧道”的設計理念也成爲整個建築的亮點。據介紹,時光隧道長85米、高18米、寬18米,連接13個展廳。通過這條主線將迄今爲止天津的建城史貫穿起來,從建築語言上體現了歷史的厚重感。
目前新博物館展覽的主題和內容已經基本確定,開館後將推出11項展覽,據工作人員介紹:“推出的11個展覽,其中兩個歷史陳列,一個是古代天津,是天津人文的由來;另一個是近代天津,也就是中華百年看天津。另外還有9個文物藝術品的專題陳列,分兩種類型,有四個是古代藝術品的專題陳列,比如瓷器、書法繪畫,還有玉器;有五個是古代藝術品的主題陳列。”
開館後,博物館預計每年免費接待觀衆150萬人次以上,館藏文物將達到20萬件,位於全國前列,其中一級品達到近1000件。開館後將一次性向市民展出館藏精品文物7000件左右,而且每隔三五年要輪換一次。
美術館徵集各地精品書畫
文化中心美術館是本市首座國家級美術館,正對中心湖區,正面採用玻璃幕牆設計,整體視覺通透、明亮,體現一種從自然走向人文的理念,富有現代綜合性造型藝術美感。“14米高的無框玻璃幕牆和岩石切塊的石材鋪裝是美術館設計中的亮點。”中建七局美術館工程項目部胡鵬對記者說,“外牆石材採用不規則的石材,紋理美觀,過渡自然,從大門進來一擡頭就能看到上面,各個樓層區域很分明。”目前場館建設基本竣工,進入後期驗收、收尾階段,場館展架、燈架正在調試、安裝,後期的展品進場也正在籌備當中。
美術館高度30米,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公共區域主要分佈在一層和二層,設置有咖啡廳、圖書閱覽等休息、服務區,給觀衆提供了充分交流駐足的文化生活場所。三層、四層則分別爲自由活動展廳和基本陳列展廳。作爲美術館,觀展第一重要的就是燈光。二層主展廳面積約1800多平方米,挑高8米,建有發光頂模,實現觀看展覽無陰影、無盲區。
目前,美術館已經向全國徵集了書畫作品上百部,開放以後將一次性展出。據瞭解,其中包括國內的知名畫家、津派畫家的精品力作,還有館藏的經典書畫等。計劃將舉辦六個主題展覽。一層是天津籍畫家的捐贈作品展,二層是常規展覽,將舉辦兩個國畫類的展覽。三層是綜合,油畫、國畫、版畫、雕塑都有。四層是兩個館藏的展覽,分別是20世紀和天津近代的館藏國畫精品。
美術館開放之後,預計每年免費接待觀衆80萬人次左右,每年舉辦專題美術展達到50次左右,計劃在五年內通過捐贈和收購多種方式爲美術館蒐集到一萬件精品作爲館藏。
圖書館50萬冊圖書七成爲新書
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佔地面積3.7萬平方米,館內通體白色,採用階梯式佈局,一排排頂天立地的書架鑲嵌在牆體上,傳遞出濃厚的求知氛圍。圖書館一層還佈置了信息查閱、殘障人服務、讀者自習室等設施。此外,館內還設置了古籍閱覽室和數字資源閱覽室。市民可以通過先進的自助借還書系統免費借閱圖書。
目前文化中心圖書館的圖書進場準備已經開始,預計正式開館時將有50萬冊圖書迎候讀者。值得一提的是,上架圖書中35萬冊圖書將是新購進的新書,以文化藝術類和大衆讀物類爲主。截至目前這35萬冊新書已經加工完成。(記者胡曉偉攝影杜建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