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記者在津塘公路與地毯廠路附近看到,馬路上一口井裏冒出一隻“唐老鴨”,身前還堆了一堆水泥塊。距離“唐老鴨”五六米處,另外一個井口坐了一個“瓷娃娃”,身後還有雜草。據附近居民鄭先生介紹,十多天前路上的兩個井蓋丟了,有人在井口放了兩個物件提醒路人。隨後,記者聯繫12319城建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將覈實產權單位,並儘快恢復井蓋。
路上的“無主井”一旦摔了人,因爲找不到管理單位那隻能自己認倒黴了。現在,本市市政管理部門將下決心今年給“無主井”找到“戶主”,對長期無人管理,並存在安全隱患的“無主井”進行處置。從今天起至2012年5月9日,將計劃首批填蓋的35個城市道路管線井信息在天津路網網站http://www.tjszgl.cn予以公示,公示期後,由城市道路管理部門對仍無法確認維護、管理責任單位的管線井按照廢棄井進行填蓋處理,恢復道路使用功能,以保障行人和行車安全。
井蓋井圈不配套 踩下像是“蹺蹺板”
爲了充分了解“無主井”的情況,記者跟隨市政公路管理人員來到了位於河東區津塘路一號橋下的慢車道,這裏便有一處“無主井”,可以明顯地看出井蓋和井圈的大小不匹配。管理人員輕輕地踩上去,井蓋立即就向一邊偏,如果稍用力就像“蹺蹺板 ”似的上下起伏,從縫隙裏就可以看到井內滿是污水。如果體重稍重或是騎車的速度快很容易在這裏發生側翻掉入井內。“不能從井蓋上找到所屬單位嗎?”記者向工作人員詢問,工作人員指着井蓋上一行字說:“這上邊只標明瞭是市政道路管線井,沒有任何其他的線索。”爲避免傷及行人,目前這座井已經被臨時圍擋了起來。
32萬井蓋竟有近2萬沒有“戶口”
爲貫徹《天津市城市道路管線井管理辦法》第十五條的有關規定,近兩年來,本市各城市道路管理單位對其管理的路上井蓋進行了調查。經調查,全市路上井蓋有32萬個,分屬於包括通訊、電力、燃氣、供熱、有線電視等18個局級或集團級的單位,而其中有近2萬個井蓋無法確認產權單位或主管部門。市政公路管理局副局長吳秉軍告訴記者,這些“無主井”存在各種隱患,有的井的井蓋丟失後始終裸露於街面上,有的井內堆滿雜物和廢棄物,污染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消防隱患,還有的井蓋塌陷,井蓋的線纜外露,十分危險。如市民發現了“無主井”也可以通過市政熱線23323852來反映。
無人認領就地填蓋還路於民
近2萬個“無主井”分散在馬路上,隱患不可小視,要怎麼解決呢?吳局長介紹說:“對長期不能確定管線井產權單位或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將由城市道路管理部門按廢棄井處置,恢復道路使用功能。我們從5月4日起開始對首批35個井點進行公示,在法定期限內無確認單位的管線井將被填蓋。具體做法就是:從外觀看確實沒有使用功能的管線井,採取直接填埋的方式處理。對那些可能正在使用的設施管線井,採用加蓋板的方式,恢復道路使用功能,儘量不對井內設施造成損壞。”
記者瞭解到,對於已經填蓋的管線井,如果再有單位和個人申請恢復其功能的,將按申請破路處理。爲維護管線井管理的嚴肅性,市政公路管理局將建議市城市管理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對這些管線井管理單位進行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