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北運河古沉船的考古工作仍在有序進行,記者昨日瞭解到,目前,相關勘探工作已經結束,約400平方米的區域被確定爲待發掘區域。另外,在已發現的古沉船南側,考古人員又發現一處木質船型結構,但尚不能確定是否又是一艘古沉船。
400平方米區域待發掘
再次來到北運河古沉船考古現場時,這裏與半個月前已有了明顯的不同。最初發現古沉船的區域表面土層更爲平整,積水也變少了,近400平方米的方形區域被彩旗和白線圍了起來,作爲此次考古的待發掘區。在這個待發掘區區域的四周,還挖出了幾條近3米深的水槽。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考古部部長助理趙晨告訴記者,從4月28日開始,考古隊以沉船爲中心,對南北約50米,東西到運河兩側堤岸的區域進行了勘探,勘探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左右。最終確定了這400平方米的待發掘區。
探出木質船型結構 需進一步發掘
說到這次考古發掘,考古專家有些惋惜地表示,因爲古代沉船被發現時,已經遭到破壞,想要完整發掘古船已經不太可能。
儘管遺憾不少,但在這兩天的勘探過程中,也有好消息傳來。在已發掘出古文物的沉船南側約30米,考古隊又探出一處木質船型結構。“現在還不能認定這個木質結構究竟是沉船還是木質棧橋,需要做進一步的考古發掘。”趙晨說,考古隊現已探明木質結構的形狀與船型非常相似。此木質結構長約13米,寬約2米,船頭爲尖形,探到深度爲50釐米左右,船尾爲方形,探到深度爲1.2米左右。“木船”方向與運河道大體呈垂直狀,船頭向西。這個新發現“木船”的區域也已經被彩旗和白線圍了起來,作爲第二塊待發掘區。
現代科技 助陣古船勘探
在考古現場,記者發現了一隊“特殊”的工作人員,他們手裏拿的不是傳統的考古勘探工具洛陽鏟,而是電線、高密度電法儀和電腦等現代裝備。據介紹,這些新成員是來自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的物理勘探隊,而他們正在進行的則是現代物理勘探——多道直流電網點阻力測量。領隊王洪生告訴記者,他們正在通過分析各個方位電阻率的不同,對地下介質進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