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進入五月,天津市一年一度的幼兒園招生大幕正式開啓。幼兒園招生不僅牽動着無數家長的心,也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爲了應對當前“入園難”的社會現狀,本市在全國率先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並於去年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民辦園發展的相關政策與措施。那麼,經過一年的發展,民辦幼兒園在今年的招生中“表現”如何呢?
【現象調查】
公辦園招生火爆依然
最近一段時間,本市各區多所知名公辦幼兒園同時舉行網上報名。不少家長爲了能夠搶在“第一時間”爲孩子報名,可謂煞費苦心。雖然報名當天是雙休日,但家長孫先生卻早早來到單位,守候在電腦前準備爲孩子“秒殺”幼兒園。他告訴記者,自己預先將女兒的個人信息備份在電腦中,報名時只需要複製粘貼即可。“單位是光纖網絡,比家裏的撥號上網快了好多倍。網上報名要是網速不給力,那就只剩下乾着急了。”孫先生說。家長魏女士則向記者分享自己如何順利“攻”下心儀幼兒園的經驗。她說,爲了增加報名機會,自己幾乎發動了所有熟識的親友和同事。“我把女兒的基本信息打印出來分發給親友們,大家聽說現在幼兒園報名這麼緊張,都願意幫我這個忙。”魏女士說。
大型民辦園漸受青睞
“只要孩子通過面試、體檢,隨時可以入園。2歲多的孩子也沒問題,我們會指派保育員專門看護年齡小的孩子,家長大可放心。”在河東區一所民辦幼兒園,負責接待的馮老師對記者說。據附近居民介紹,這所幼兒園開辦3年多來規模已經擴大了好幾倍。雖然是民辦的,但環境和師資都不錯,口碑傳開了附近的居民也越來越認可。記者參觀瞭解到,這所幼兒園不僅設有教室、活動室、計算機室,還有一個供學生排演舞蹈和話劇的小禮堂。“目前我們有100多名孩子,去年招生情況不錯,生源增長了10%。今年應該也比較樂觀,這些天幾乎每天都有家長帶着孩子來諮詢和參觀。”馮老師說。
與人氣不斷攀升的大型民辦園相比,很多正在起步的中小型民辦園的情況就不太樂觀了。“主要是生源沒保障,多時10餘個,少時一兩個,孩子經常今天來明天走。”在一家小型民辦園當老師的孫倩告訴記者。孫倩所在的幼兒園開辦不久,是一所典型的家庭式幼兒園。“我們的生源都是附近小區裏的孩子。很多孩子是因爲家裏臨時無人照顧便送過來幾天,等家裏安頓好了便接走了。長期來的孩子並不多。”孫倩說。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生源不穩定成爲困擾很多小型民辦園的難題,特別是在入冬後或公辦園招生前夕,小型民辦幼兒園的生源會大幅度流失。
【現象分析】
“名園”“大園”爲啥招生火爆?
爲了解決“入園難”問題,本市加大力度新建、改擴建了一批公辦幼兒園。去年,本市新建、改擴建的50所公辦幼兒園全部按照市一級幼兒園標準建設。儘管政府在緩解“入園難”問題上頻出舉措,但本市一些知名的公辦幼兒園依然出現報名火爆的情況。由於本市幼兒入園政策不存在地域差異,家長可根據個人意願任意選擇幼兒園,於是,很多家長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目光鎖定了熱門的“名園”,甚至不惜捨近求遠,想方設法讓孩子進入示範園。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對於民辦幼兒園來說,由於辦學規模、師資水平、辦學條件等不同,百姓對於民辦園的認可度和滿意度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對於一些辦學規模較大,有一定辦學歷史和特色的民辦園,越來越多的百姓願意選擇。很多家長表示,民辦幼兒園最大的優勢在於便利。一位家長告訴記者,除了基本的條件外,他選擇幼兒園最希望的是就近,方便接送。因此,小區附近的民辦幼兒園成爲這位家長的首選。不僅如此,很多家長認爲民辦園的入園條件較寬,入園手續簡便,而且很多民辦園採取小班授課,一班只有10餘名孩子。相對於公辦園每班二三十名孩子來講,民辦園的老師會對孩子照顧得更加細緻一些。此外,目前不少民辦園從硬件環境、管理方式、課程內容等方面,結合了國外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推出很多特色、人性化的服務,也受到了不少家長的青睞。然而,在採訪中記者也發現,對於規模較小的民辦幼兒園,特別是一些開設在居民社區內的“家庭式幼兒園”,由於硬件水平有所差距,家長的認可度並不高。“現在辦幼兒園的越來越多,雖然也有正規資質,但總擔心這樣小規模的幼兒園幹不長久,也許不定哪天就關門了,把孩子送去不放心。”一位家長有些擔憂地說。
【記者探訪】
民辦園:價格、雙語成招生利器
不可否認,民辦幼兒園在招生方面與公辦幼兒園形成了一定反差。其實家長爲孩子挑選幼兒園,無外乎看兩點。一是硬件環境,二是教學質量。那麼民辦幼兒園在這兩方面做得到底怎麼樣呢?近日,記者走訪了本市多家民辦幼兒園……
關鍵詞1:收費價格
最近一段時間,家住南開區水上公園附近的鄧先生一直在爲女兒思思入園的事情到處奔走。還有兩個月,思思就已經年滿3歲,到了“法定”的入園年齡。“都說孩子上幼兒園離家近最重要,但是家附近的幼兒園實在是太貴了,一年六七萬元的費用讓我們這個普通家庭實在是承受不起。”採訪中,看着“近在咫尺”的幼兒園,鄧先生無奈地說。
鄧先生所提到的幼兒園正是一所民辦幼兒園,坐落於水上公園附近。近日,記者在鄧先生的陪同下,以3歲孩子家長的身份前往幼兒園諮詢。據負責接待的幼兒園老師介紹,3歲孩子的學習費用大概每年6萬多元,此外,新入園的孩子還要繳納1萬元的押金,以及數千元的校服和被褥等費用。“現在報名有名額嗎?”“還有,不過最好還是儘快報名。我們的費用會有所變動,如果現在不報名,也許以後費用還會上調。”記者臨走時,諮詢老師說。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目前本市民辦幼兒園每月收費從800元至6000元不等,個別民辦幼兒園甚至出現了月收費過萬元的現象。而公辦幼兒園每月的收費一般在1000元至2000元之間,相對較爲穩定。雖然民辦幼兒園的收費差距頗大,但是這樣的收費結構也給不同需求的家庭帶來了更多選擇,價格已經成爲決定民辦園招生數量的關鍵因素。
對於貧困家庭,甚至是普通家庭來說,每月1000元左右的收費相當有吸引力。去年,本市出臺“民辦幼兒園設置標準”,曾經的“家庭式”幼兒園變得越來越正規。在這種背景下,爲了吸引生源,不少民辦幼兒園都大打價格戰,希望通過低收費來吸引更多的生源。
另一方面,記者調查發現“高價”民辦園一般都有非常好的教學設施、遊戲場所以及一些國外的幼兒教學“理論”,正是這些“噱頭”造成了個別民辦幼兒園收費比大學還貴的現象。而這種高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家長“一切爲了孩子”的盲目心態。“剛開始時,覺得一個月3000元的費用確實挺貴的,可是轉念一想,貴肯定有貴的道理,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我們賺錢不就是給孩子花的嘛?”在河西區梅江地區的一所民辦幼兒園門前,徐女士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
關鍵詞2:雙語教學
如今,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語已經成爲大家參與社會活動和經濟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鑑於此,進行雙語教學成爲了不少民辦園吸引生源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同時是否擁有外教老師直接決定着幼兒園的招生費用。
記者首先走訪了三家進行雙語教學的民辦幼兒園,諮詢後得知,規模較小的一所幼兒園每月收費800元,規模較大的民辦園因爲是中國老師教授英語課,每月收費1300元,而另一家規模相當的雙語民辦園的每月收費卻是3000多元。當問到爲何學費這麼貴時,幼兒園的諮詢老師給出的答案是“我們有外教”。“我們的英文課是外教老師給孩子們上的,跟中國老師講課效果肯定不一樣。有外教能夠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最正規的英文教育。”負責招生諮詢的老師說。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幾家民辦幼兒園,發現無論規模大小,收費高低,幾乎所有的民辦幼兒園都對外宣稱自己是“雙語教學”,而有外教的幼兒園收費自然相對較高。
那麼打着“雙語教學”招牌的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到底如何呢?通過走訪,記者發現部分幼兒園根本無法兌現承諾,而所謂的雙語教學其實只是讓孩子學學英文兒歌、認識幾個簡單的英語單詞,每天接觸英語的時間不過幾十分鐘。“雙語教學”被不少幼兒園簡單地認爲就是教孩子學英語。
“0到6歲是幼兒語言學習的敏感期,雙語教學不是不能做,但是一定要有素質過硬的老師。這樣的老師不僅要懂英語,更要懂學前教育,要在合理的遊戲設計中開展英語‘教學’。不是所有會英語的人都可以成爲幼兒雙語教學老師。”教育專家表示。
【民辦園的故事】
每天早上,在魏翔和李妍兩位“80後”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們讀兒歌、學畫畫、跳舞蹈、做遊戲……這間幼兒園位於河東區新開路附近一幢小區居民樓的一層,自去年9月開辦以來,幼兒園從最初的兩名孩子,發展到目前的9名孩子。作爲善翔幼兒園的創辦人之一,魏翔研究生畢業後曾有過一段在幼兒園工作的經歷,那時她便萌生了有朝一日自己開辦幼兒園的想法。
2010年,市教委實施“民辦幼兒園規範扶持工程”,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魏翔找來了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好姐妹李妍,兩個年輕人一拍即合,大膽地開始了她們的創業之路。
魏翔對記者介紹說:“我們爲幼兒園花了很多心思。粉刷牆壁的塗料選的都是環保的,牆上這些壁畫、貼紙是我們親自設計的。爲了保證伙食健康營養,我們從不在外面買熟食,所有食譜都是我們從營養書上總結的。此外,我們還買了麪包機、酸奶機,讓孩子們每天吃得健康、不重樣。”李妍介紹到,“我們盡心盡力把這9名孩子照顧好了,家長們會一傳十、十傳百,這樣的宣傳才最有說服力。”兩名女孩得意地告訴記者,她們幼兒園的孩子入園以來沒有一人生過病。在她們看來,開辦幼兒園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從內心深處真正喜愛孩子,事事肯爲孩子着想。雖然幼兒園的規模不大,但魏翔和李妍卻全心投入。爲了給孩子找一套合適的教材,兩名女孩跑書店、搜網站,並且和在公辦幼兒園工作的同學交流。最終,她們選定的教材不僅受到小朋友的喜歡,家長也連連稱讚。
儘管幼兒園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但兩名女孩對這番事業充滿了信心:“雖然現在除去房租、保育員、廚師的工資及日常開銷,我們基本拿不到多少工資,但我們相信這只是個暫時的過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可我們的。”
專家觀點
民辦園該如何發展?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學前教育專家翟豔認爲,,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時,應規範、扶持現有民辦園的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使民辦園的辦學優勢、服務優勢得以延續,使絕大多數民辦園能通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導,變得質優價廉,爲百姓提供普惠性服務,實現學前教育的社會公益性價值。
民辦園應把握機遇、定位發展。面對新的形勢和機遇,民辦幼兒園應冷靜思考,根據自身條件正確定位發展。是面向市場公平競爭,提供質優價優的學前教育,滿足部分家長對優質教育的追求;還是要通過政策扶持使自身成爲普惠性幼兒園,滿足老百姓對有質量的、收費合理的學前教育的需求。幼兒園一方面應不斷地完善自身,建設園所文化,突出自身特色。另一方面不斷從外界獲取自身所需的資源,可以通過吸引社會各界人士投資,引進各種新的教育模式提高公衆對民辦園的認可度。加強與社區的合作,在社區內宣傳科學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在服務社區居民的同時,加強了與社區居民的聯繫,吸引更多的生源,同時藉助社區的力量從外界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
爲您提醒
選幼兒園有三個關鍵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幼教專家、南開區第一幼兒園特級教師李淑英給出了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應關注的三個關鍵點:“就近入園、入規範園、有足夠的戶外場地”。
所謂就近入園,就是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首先應考慮接送孩子的方便性,尤其遇到惡劣天氣,方便接送就顯得特別重要。其次,家長一定要爲孩子選擇正規的、有辦學許可證的幼兒園。最後,按照相關規定,每天孩子在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時間不能少於2小時,所以擁有足夠的戶外場地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很重要。本版照片本報記者劉耀輝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