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雖然天津市文化中心各大場館還未全部正式對外開放,但每當夜幕降臨,文化中心便會引來很多遊玩的市民,他們大都是來欣賞這裏的夜景燈光。記者瞭解到,文化中心無論是在建築外圍照明,還是建築內部照明,都各具特色卻又風格統一。五光十色的大功率LED燈、線條燈、投光燈等夜景燈光爭奇鬥豔,將文化中心裝扮得分外妖嬈。
初夏的傍晚,文化中心各大場館的燈光漸次亮起,各景觀帶、生態島、市民廣場等建築外圍燈光相繼打開,讓夜幕下的文化中心增加了別樣景緻。從周邊高樓俯瞰,整個文化中心燈火輝煌,柔和的燈光映襯着一個個精美的建築物,噴泉伴隨着旋律優美的音樂而起,許多市民置身其中,流連忘返。
據瞭解,文化中心建築物的照明,主要依靠投光燈及建築物的內光外透體現建築的高雅品質,利用面性照明體現石材表面的整體統一性,力求使文化中心在喧囂的都市空間中成爲市民舒適的休閒場所,同時爲周邊發展高密度城區提供優雅的高品質照明空間。
在各大場館的夜景燈光佈置上,風格統一的同時兼具特色,讓燈光極具層次感。如處於文化中心核心區域的大劇院是夜景燈光設計佈置的重點區域,共使用1.2萬米的光帶和4700餘米的大功率LED燈勾勒出大劇院半圓形的建築外形,以突出其中心區域核心建築的地位。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的燈光設計上主要突出“靜”,利用內光外透的方式,打亮建築物主體,體現出建築穩重、大氣的特質。
在內部照明上,各大場館同樣是特色獨具。大劇院內部照明上首次使用了“無縫連接”技術,美術館、博物館等場館由於保護館藏作品的需求,在內部照明特別是展廳內則儘量模仿自然光。
文化中心還通過路燈、地埋式夜景燈等設施,讓各種綠植花卉在夜晚“活”起來,散發出五顏六色的光彩,爲中心增姿添彩。(記者孔令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