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備受全市人民矚目的天津市文化中心各文化場館從今天起向社會試開放,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區將免費接待社會各界觀衆。
文化中心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造福子孫後代的民心工程。項目總佔地面積90公頃,包括新建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大劇院、陽光樂園、市民廣場、地下交通樞紐、基礎設施及景觀配套工程等八個子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其中四大文化場館總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是我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工程。工程於2009年9月動工興建,歷經兩年多的艱苦奮戰,建成國內一流、世紀精品工程,向人民和歷史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天津博物館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展廳面積14000平方米。包括古代史廳,珍寶廳,近代史展廳,臨時展廳,玉器、書法、繪畫、瓷器等13個展廳。館藏文物達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新館將展出文物近5000件,是我市文物收藏與展示的場所和傳播文化、交流共享的城市殿堂。
天津美術館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展區總面積1萬平方米,是我市首個以收藏、研究、推廣、展示近現代以及當代藝術家作品的近現代及當代綜合造型藝術博物館。包括當代藝術展區、現代造型藝術展廳、多功能美術展廳和中國藝術展區,開館時將舉辦6個藝術展,以其高品位的藝術品、典雅優美的環境和藝術氣氛,爲觀衆營造一個愉悅輕鬆的文化休閒場所。
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區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一層。主要功能爲借閱、數字圖書、藏書、學術交流、社會教育、古籍保護和修復等,是一座集文獻信息資源收集、整理、存儲、研究與服務等功能爲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公共圖書館,新館藏書達到600萬冊,實行全天候,全免費24小時自助借還書服務,成爲知識的樂園和人們終身學習的場所。
天津大劇院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三層。設計立意爲“城市舞臺”,建築形式簡潔大氣、和諧圓潤。大劇院由歌劇院、音樂廳、大劇場三部分組成,總坐席3200個,每年推出300多場國內外高水平的文藝演出,成爲市民欣賞高雅藝術的殿堂。
天津文化中心的建成開放,集公益文化場館、城市公園、市民休閒中心、青少年活動場所爲一體,成爲本市高雅藝術的展示中心、文化藝術的普及中心、亮麗的城市客廳、和諧的市民樂園,對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養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記者王月
文化中心看點嘛



天津博物館
一層的《天津人文的由來》以730件考古發掘文物、館藏文獻、照片、史料爲主要內容,生動再現了一部天津的古代史。觀衆可以看到新制作完成的一艘氣勢恢弘的漕運大船以及活靈活現的銅人雕像。二層的《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精選館藏文物珍品63件,其中有多件天博的鎮館之寶,如范寬的《雪景寒林圖》、宋代五大名窯瓷器、清乾隆款琺琅彩芍藥雉雞紋玉壺春瓶等。三層的《中華百年看天津》通過2100件展品,描繪出一幅天津的近代史長卷。而三維動態投影技術的使用,讓很多歷史場面“活”了起來。四層是《天津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

天津美術館
美術館將同時推出六大展覽。一層爲《中國當代美術名家捐贈展》,展出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作品200餘件。二層爲《共和國美術之路——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匯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衆多名家名作,如徐悲鴻的《奔馬》、齊白石的《鬆鷹》等。三層展廳成爲天津本土美術名家的展示陣地,擁有《蕭朗書畫精品展》《藝海雙璧——孫其峯、孫克綱美術作品展》兩大展覽。四層的《館藏近現代書畫工藝系列展: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畫展》,集中展示二十世紀涌現的國內繪畫大家的作品,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30位名家的珍品;而《天津近代書畫展》則選取了在全國有影響的天津本土畫家的作品。
天津大劇院
大劇院的英國愛樂樂團“Re-rite你就是樂隊”多媒體互動展也將持續至本月22日。市民可以憑藉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到大劇院的一號門免費取票,開展時間爲9:30-11:30,13:30-16:30。新報記者曹嵩博
訪市文廣局負責同志
博物館美術館提前領票憑票參觀
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本市文化中心各文化場館將從今起向社會試開放。日前,記者就文化中心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開放的有關情況專訪了市文廣局有關負責同志。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這次試開放的文化場館有哪些?
答:本次面向社會試開放的文化中心場館包括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天津圖書館和天津大劇院。其中天津大劇院已於4月29日開始正式對外演出。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從今天起正式面向社會試開放。
記者:文化中心各文化場館開放後,請問觀衆如何進入各場館參觀?
答:爲了防止觀衆大量集中涌入,超出場館接待能力,從而造成安全隱患。同時也爲了保證參觀效果,把這項惠民利民的工作做好。參觀博物館、美術館採取“提前領票,憑票參觀”的辦法,觀衆在開放時間憑有效證件直接領票參觀。團體觀衆需提前預約參觀。到圖書館參觀的市民限於一層公共活動區域,持證讀者憑藉閱證可進入二、三層借閱區域。參觀羣衆較多時,爲保證服務質量,將限制無借閱證人士入館。參觀大劇院的觀衆需購票進入。博物館、美術館開館時間爲每週二至週日9:00-16:30,圖書館爲每天9:00-19:30。
記者:請問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爲試開放做了哪些準備?
答: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爲開放做了精心的準備,一是豐富展覽演出內容,博物館推出四個專題展覽,美術館推出六個展覽,圖書館爲讀者準備了50萬冊圖書、3500種期刊、400種報紙,大劇院準備了多場高水平的音樂會;二是完善服務內容,製作了參觀須知和展廳內的各種指示標牌,從觀衆入館、參觀講解、觀衆休息、衛生環境等各個環節提供良好服務;三是加強安全保障,制定了應急預案,確保觀衆安全、文物安全和設施安全;四是實行全員上崗,推行文明用語,開展文明服務,合理引導參觀人流,爲羣衆參觀創造良好的環境。
記者:請談一下觀衆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是一次高雅的藝術享受。因此,希望廣大市民朋友自覺遵守場館有關規定,做到文明參觀。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要接受安檢並將箱包放到存包處,不要將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品帶入場館,不要將飲料、食品帶入展廳,杜絕用手觸摸,用閃光燈拍照等損害文物的行爲。在場館內不隨地吐痰,不吸菸,不亂拋雜物,不損壞公物,不奔跑追逐、攀爬躺臥,共同營造良好的參觀環境。
我們還要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合理安排參觀時間,儘量錯開參觀高峯,特別是老年人、未成年人蔘觀要有家屬陪同。我們相信,有廣大市民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文化中心各場館開放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真正使羣衆滿意,羣衆受益。新報記者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