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的“揭祕運河古船——張灣明代古沉船發掘公衆開放周”活動結束,向公衆開放一週來,平均每天2000人來到天妃宮遺址博物館,“零距離”接觸明代沉船考古發掘現場;而經過一週的考古發掘,張灣2號明代沉船已發掘了110餘件遺物和標本。
昨日14時30分,記者再次來到張灣2號明代沉船考古發掘現場,雖然距離公衆開放周的結束只剩不到兩個小時,但來發掘現場參觀的市民仍絡繹不絕。此時,3名考古人員正在沉船上用手鏟小心翼翼地鏟着船上的泥沙,並不時用毛刷在沙層上刷着,不放過絲毫細節。發掘現場與一週前相比變化了不少,沉船上用細線分成的20個探方中,有許多已經進行了發掘,上方的膠泥層基本不見了,露出了沙層,沉船的部分船板及隔艙板已初露端倪。此外,在已經發掘的探方內,許多遺物及標本也顯露出來,比如在沉船的中部,發掘出了蚌殼、獸骨、瓷器等。
據張灣沉船考古發掘項目執行領隊趙晨介紹,張灣明代古沉船發掘對公衆開放一週以來,市民參與的熱情很高,平均每天有2000人來到考古發掘現場參觀,並且許多市民還在留言簿上,寫下了對此次明代沉船考古發掘的認識、想法及建議。
據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北辰區張灣沉船考古發掘考古領隊盛立雙介紹,張灣2號明代沉船室內考古發掘一週來,已經發掘了110餘件遺物和標本,其中有銅錢、鐵釘、瓷片、陶碗、陶罐、相對完整的韓瓶(酒器)等,目前室內考古發掘工作已經進行了四分之一。等到考古發掘有一定結果及進展時,他們會選擇適當的時間,通過媒體向公衆再次發出邀請。(記者王昊攝影記者趙建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