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連日來,內蒙古赤峯市兩歲多的女孩“小希望”捐獻器官挽救他人生命一事,感動了很多人。作爲國內年齡最小的器官捐獻者之一,“小希望”一家掀起了一場關於仁愛的大討論。昨日,在天津第一中心醫院,記者見到了接受腎移植手術的本市女患者,目前她已經度過術後高風險期。
“小希望”給更多人希望
6月9日下午,在內蒙古赤峯市的一家醫院的重病監護室,一名出生時就患有缺血缺氧性腦癱的小女孩永遠閉上了雙眼。在這個只有26個月大的小女孩即將離開人世時,她的媽媽做出了一個決定:把女兒的器官捐獻出來,挽救其他不幸的人,讓女兒的生命以一種新的方式延續下去。這個小女孩就是近日感動無數網友的“小希望”。
日夜兼程護送器官抵津
在“小希望”的媽媽決定捐出女兒的器官後,當地紅十字會將“小希望”器官的相關檢查資料迅速發佈出去。經過一系列的血型、供體大小等配型,最終“小希望”的腎臟與本市一位等待腎移植手術的女患者配型成功。6月9日下午4時,本市紅十字會協調員抵達赤峯。當晚,協調員就乘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據介紹,從器官摘除後到完成整個器官移植過程,不能超過8小時。
4個小時完成移植手術
6月10日凌晨兩點,“小希望”的腎臟送抵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此時,本市濱海新區一位身患尿毒症的36歲女患者,已經在手術室做好了準備。負責此次手術的市第一中心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宋文利主任說:“凌晨2時15分,協調員到達醫院,將器官交到我們手中。經過器官修整、複檢等,我們在最短時間內開始了手術,包括麻醉時間,中間的手術過程大概用了4個小時。”
“小希望”的生命在延續
如今,接受腎移植手術已經近10天的女患者平穩度過了術後高風險期。據宋主任介紹,目前患者恢復很好。“小希望”的兩個腎臟已經漸漸在這名患者的體內生長起來,之後,它們會逐漸發揮功能。不用太長時間,這名患者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
昨天中午,記者在市第一中心醫院6樓器官移植病房見到了接受“小希望”腎臟移植的女患者,她的狀態很好,能和記者正常地對話。“我患尿毒症已經5年了,最近一年每週都要進行3次血液透析,非常痛苦。沒想到這麼快就等到了合適的腎源,感謝‘小希望’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這位女患者動情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