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古文化街

意奧風情區

天津之眼
天津北方網訊:經過一個多月的推薦、投票評選,由市委規劃建設交通工委、市建交委、市市容園林委、市海河辦、市旅遊局、市旅遊集團、渤海早報、渤海網聯合主辦的“聚焦海河之美”系列之“最美海河景觀”評選工作結束,按照得票數多少,並結合專家學者市民代表的意見和建議,最終選定“海河十景”,包括津灣廣場、海河夜景在內的10大景觀入選。
“海河十景”包括(排名不分先後):津灣廣場、津門津塔、泰安道五大院、海河夜景、海河之橋(獅子林橋、金湯橋、解放橋、北安橋、大光明橋、大沽橋海河沿線等中心城區段19座橋樑)、意奧風情區(意大利風貌區和奧式商務區)、解放北路金融街(包括利順德文博館、郵政博物館等景點)、天津之眼、古文化街、外灘公園。
活動開展以來,得到市民的廣泛響應和參與,參與市民達10萬人次,掀起市民熱議海河變化、謳歌家鄉美景的熱潮。此次“海河十景”評選過程共分爲兩個階段:市民推薦階段和投票階段。其中,在推薦階段,共收到郵件6682封、信件4673封、微博留言2400餘條、電話兩千餘個,市民推薦景點景觀近百個;在公佈36個候選景觀進入投票階段後,又有近8萬人次參與進來,特別是渤海網網絡投票平臺點擊評選次數達7.1萬次,此外還收到郵件六千餘封,信件千餘封。
活動啓動以來,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大家通過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海河變化的由衷之愛,對家鄉美麗變遷的自豪之情。正如市民郝桂雲在來信中說,“聚焦海河之美”系列活動可以讓市民發現、盤點、感受母親河的美麗變化,讓大家以主人翁的態度去維持保護我們母親河的美麗景緻。
在參與此次活動的讀者中,外地人蔘評達千餘人次,他們有的經常來津,有的偶爾來津,但無一不對美麗的海河讚不絕口。在這些外地人中,有超過60%的市民來自環渤海地區,北京、大連等地的機關工作人員、市民等紛紛來信推薦最美景觀。青島市民武子博說,海河沿線的歷史建築讓人感受到天津六百年的文化底蘊,沿線的美麗景緻又讓人彷彿置身一場繁花似錦的園藝盛會。
接下來,還將舉辦“記錄海河之美”——海河美景攝影繪畫大賽、“體驗海河之美”——市民“暢遊海河,看家鄉變化”和舉辦海河羣衆文化藝術節等活動,歡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 (記者孔令彬馬根)
展現本市市容環境整治及城市建設成果
“聚焦海河之美”活動折射城市變遷
“‘聚焦海河之美’活動不僅激發了市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還起到折射城市日新月異發展變化中重要作用。”近日,在參加“聚焦海河之美”最美景觀評選專家研討會上,天津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歷史文化學家羅澍偉這樣評價“聚焦海河之美”系列活動,他的觀點代表了與會嘉賓的聲音。研討會上,10餘位來自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讀者代表一致認爲,該系列活動的主辦展現了本市市容環境整治及城市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增強了市民“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的熱情。
羅澍偉說,海河的發展從一個側面代表了天津這些年建設成就。“聚焦海河之美”活動的舉辦“恰逢其時,恰逢其勢”。
南開大學旅遊系主任徐虹教授從旅遊專業角度對“聚焦海河之美”給予高度評價。她介紹說,海河這些年的建設讓遊客有景點可去,去了後又能留下深刻印象,現在的海河已經成爲津城旅遊的一張名片,也是代表天津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的點。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夏青說,“‘聚焦海河之美’活動不僅會激發本地市民對家鄉的熱愛,還會讓更多的‘新市民’瞭解天津熱愛天津。”
風貌建築專家金彭育說,原來他總是帶着考察團在五大道等地小洋樓集中的地方遊覽,現在他經常帶他們來海河邊。(記者孔令彬馬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