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電信詐騙犯罪活動日趨猖獗。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發生此類案件1800餘起。市公安局在去年開展爲期半年的“防範電信詐騙犯罪宣傳活動”的基礎上,與聯通天津分公司聯合研發了“防範電信詐騙語音系統”,即日起,長期向本市近300萬固定電話用戶播放“防範電信詐騙提示語音”,提供防範服務。
據市公安局防範電信詐騙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近年來,電信詐騙犯罪團伙組織職業化、作案集團化、犯罪跨境化的特徵十分突出。如本市連續發生的冒充公安、政法機關,以“法院刑事傳票”爲名的電信詐騙犯罪,詐騙犯罪分子人在中國臺灣、菲律賓等境外地區,使用固定電話、手機、手機短信、網絡等通信手段,向本市居民家中撥打網絡電話。誘騙、恐嚇當事人將資金轉移至所謂的“公證賬戶”或“安全賬戶”,羣衆一旦被騙匯款,犯罪分子即通過網上銀行將被騙資金迅速轉移至境外,使很多被騙市民的損失難以追回。
市公安局與聯通天津分公司聯合研發啓用的“防範電信詐騙提示語音系統”,主要是爲廣大固定電話用戶提供“防範電信詐騙”語音提示服務,主要內容是針對目前多發的涉及醫保卡盜刷、法院刑事傳票、電話欠費、銀行透支等要求市民將存款轉入“安全賬戶”的詐騙電話進行警示提醒,並提示市民有疑問儘快打110覈實。該系統的啓用,特別對中老年市民的防範防騙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市公安局防範電信詐騙領導小組辦公室再次提醒:今年以來,電信詐騙犯罪分子開始不斷變換作案手法,出現了冒充社保基金詐騙、醫保卡盜刷、購房退稅等新的詐騙犯罪形式,但對市民危害最大的仍是冒充“公、檢、法”的電信詐騙案件。市公安局防範電信詐騙領導小組辦公室提醒市民瞭解以下3個方面的常識——
“公檢法”機關辦案常識
第一,公安局、檢察院和法院絕對不會以打電話的方式開展案件偵查工作,也不會通過網絡或傳真給您下達“法院傳票”等法律手續。
第二,司法機關等執法部門絕對不會打電話要求羣衆轉賬匯款。
第三,司法機關絕對不會設立所謂“安全賬戶”。
繳納電話費安全常識
第一,催費電話時電信部門對客戶使用正常客服電話,通過電腦語音進行提醒,不會涉及“涉嫌犯罪”這樣的話題或內容。
第二,電話欠費是不可能直接轉接“公、檢、法”等執法部門的。
第三,電話欠費最好到電信部門的營業網點補繳,而且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與子女聯繫,以保證您的財產安全。
固定電話來電顯示常識
第一,對於不熟悉、不像是正常座機或手機號碼的電話,可以不接聽。
第二,接到冒充各類工作人員直接打電話詐騙的,一定要注意來電顯示上的電話類型,尤其是電話前帶有“00019”的號碼不要理睬。
第三,如對方稱是某法院或公安局民警,不要按對方的提示去核實是否存在這個單位,如有疑問打110報警或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