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300萬立方米蓄水能力的金海湖、7.3公裡長的導流明渠、230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海洋高新區通過栽種植株、優化水環境,打造宜居生態新區,為區內的企業、市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大坑變為金海湖
走在碧波蕩漾的金海湖畔,看著水生植物、湖畔鮮花相映成趣,在親水平臺、湖心小島、水中棧橋上與湖水親密接觸……居住在海洋高新區的居民們很多都喜歡在此徜徉。大家可能難以想象,這樣一個風景秀美的湖面原來竟是一個大坑。
“金海湖原來是一個大坑,是取土造成的,在海洋高新區開發建設的時候,總公司放棄了傳統的回填做法,創新地將這個大坑進一步浚挖、整修,形成了一個水域面積73萬平方米的湖,正是這樣一個寬廣的水域,點亮了海洋高新區,成為園區的一大核心景觀。”天津市塘沽海洋高新技術開發總公司工程計劃部部長仇少雲說,目前,金海湖周邊已經建成綠化面積12.5萬平方米,最深水深近10米,平均水深8米,它的湖水全部來自於雨水收集。金海湖的蓄水能力達300萬立方米,可以調節園區內的蓄水量,對於防洪抗旱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對於一個300萬立方米的巨大水體,如果是一湖死水,最終只能腐敗變質,而海洋高新區的循環水系則將這個巨大的水體帶活了,7.3公裡的明渠和金海湖相連,形成了“金海湖—廬山道明渠—高壓走廊下方水系—濱宇道明渠”循環帶,使這個純天然的雨水循環系統成為海洋高新區的“一寶”。
它不僅能美化環境,更能調蓄水源,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未來總公司還將進一步針對水系進行後期的開發利用研究,這個巨大水體也許將成為新區的一個備用水源。
綠化面積達230萬平方米
除金海湖的秀美風景外,海洋高新區還加強了對路網的綠化美化,給海洋高新區這樣一個城市副中心披上了多彩的外衣。截至目前,海洋高新區已經形成了兩大綠化組團,其中東部建成區形成了華山道、雲山道、新北路、寶山路、廈門路、河北路、金江路、東江路四橫四縱的綠化帶。西部拓展區形成了以金海湖為核心,集華山道、黃山道、雲山道、海川路、西中環及高壓走廊景觀帶於一身的“一核、三橫兩縱、一帶”的綠化景觀帶,不久的將來還要針對廬山道、寧海路進行綠化,最終形成“一核、四橫三縱、一帶”的景觀帶。
“目前,海洋高新區已累計形成綠化面積230萬平方米。”仇少雲介紹說,由於受塘沽地區本身地質條件限制,在綠化過程中,海洋高新區總公司對所有土地進行了土壤改造,累計更換了230萬立方米土壤。一般來講,擁有10個輪子的運土車每輛可容納15立方米的土方量,按照這個標准計算,230萬立方米的土壤,可足足裝滿153333輛這樣的大車。
與其他區域不盡相同,海洋高新區以“優化生態環境、匯聚經濟能量、活化城市水岸、融合歷史脈絡、連接公共舞臺”為設計理念,突出“以人為本”,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將綠化分為辦公、生活、商業等不同性質的景觀帶,並在一些節點將它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其中,辦公景觀帶將以產業需求為主題,結合產業特色,突出防護、隔音降噪的效果,突出都市產業之美。商業景觀帶以提昇區域活力為依托,結合不同的商業模式,利用廣場、商業街區的開闊大氣進行規劃,凝聚溝通交流間的活力。生活景觀帶則以提高生活品質為核心,結合休閑私密的生活理念,利用水系的柔和舒緩,展示業餘生活恬靜安逸之美。
此外,在物種選擇上,海洋高新區沒有一味地追求品種的繁多,而是去粗存精,選擇了最適宜區域生長的物種,使成活率達到98%以上。同時,海洋高新區還注重植株的高度、顏色搭配及不同品種的花季,讓春花、夏花各放異彩,使秋葉、冬枝別具風味。為了保證植株的存活,保持景觀的原貌,海洋高新區總公司還成立了專門的養管公司,實行精細化、標准化、網格化管理,通過責任到人的方式提昇養管水平,打造宜居、生態的城市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