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一位42歲的大學教授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轉移性腫瘤——血管外皮瘤,之前他已與腫瘤抗爭了15個年頭,其間一直承受着腫瘤復發、治療帶來的傷痛。日前,患者入住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該院醫生團隊歷時8個小時終於切除了6公斤的巨大腫瘤,經過兩個多月的恢復,患者已康復出院。
這位患者14年前於北京天壇醫院因發現腦部腫瘤行切除術,術後病理報告爲血管外皮瘤,低度惡性。該病的特徵就是復發和轉移,手術廣泛切除是治療該病的有效方法。去年患者經PET-CT檢查發現肝左葉佔位,達17×12cm。去年11月,患者在北京協和醫院行左肝腫瘤介入治療4次,但腫瘤仍不斷增長。患者輾轉京津兩地多家醫院就診,但因手術風險太大,無法確定手術方案。不得已,患者諮詢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移植中心肝臟外科,徵求肝切除治療。移植中心肝膽外科張雅敏主任接手了這位患者,認爲手術可能有一線希望,但更大可能是手術不能完成甚至患者在術中死亡。
患者的愛人懇請醫生一定要盡力手術,教授夫婦的勇氣感動了醫生團隊。憑着多年的肝臟移植和肝臟外科經驗,手術歷時8個小時終於切除了6公斤的巨大腫瘤。移植中心常務副主任鄧永林也參加了這次手術,他告訴記者:“手術相當困難,腫瘤壓迫、侵佔腔靜脈,有時只能憑直覺才能找到出路。”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和患者的配合下,經過兩個多月的恢復,教授終於康復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