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雷鋒與毛主席塑像合影。(來源:工人日報)
補拍的照片有,擺拍的照片當然也有。
1961年4月,季增陪著雷鋒去兄弟部隊作憶苦報告。來到部隊駐地的那個晚上,戰士們擠在雷鋒的房間,交流學習毛主席著作的體會。雷鋒深有感觸地說:『我的體會只有一條,一顆紅心,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乾革命靠毛澤東思想。』人越聚越多,直到熄燈號聲響起纔散去。
一天旅途奔波,季增感到疲憊不堪,准備上床休息。看到這些,雷鋒拿起書要往外走。季增一把拉住雷鋒:『你上哪去?』雷鋒笑著說:『別影響你休息,我到走廊的燈下再學習一會兒。』
聽到這話,季增臉上火辣辣的。和雷鋒相比,論軍齡是自己長,論政治覺悟和學習自覺性卻低了很多。季增不好意思了:『我們倆一起學吧。』
夜深了,天亮還要去海軍艦艇上作報告,雷鋒在季增的催促下,合上毛主席著作。躺在床上,季增很快進入夢鄉。
突然,黑暗的房間裡響起雷鋒的喊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季增驚醒,原來是睡在對面床上的雷鋒在說夢話。
季增打開燈,把雷鋒叫醒。雷鋒激動地說:『我夢見了和毛主席握手了,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聽了雷鋒的話,季增久久不能入睡,反復地想如何纔能用鏡頭反映雷鋒對毛主席、對社會主義的這種真摯的情感呢?
第二天起床後,季增將自己的攝影構思告訴了雷鋒。雷鋒高興地說:『太好了,你想到我心裡去了,我如果能手握鋼槍,站在毛主席他老人家身邊,永遠保衛毛主席、保衛社會主義,這是我一生最大最大的幸福。』
幾天以後,季增和雷鋒一起來到撫順鋼廠和平俱樂部,裡面有尊毛主席塑像,季增試了試鏡頭,發現室內太暗,難以拍出好的效果。於是,請幾個在場的同志幫忙把主席塑像抬到室外,讓雷鋒站在塑像前側。雷鋒緊握50式衝鋒槍,英姿颯爽地在塑像前站好。這時,團長吳海山正好走來,見此情景大聲說:『小季,先慢照,給雷鋒換頂帽子。』說著,用皮帽子換下雷鋒戴著的氈絨帽。季增調好光圈和快門速度,從不同角度拍下了兩張照片。這幅照片後來廣為流傳。
還有一張雷鋒在駕駛室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照片,也被很多人質疑其真實性。
那是1961年初,雷鋒到沈陽軍區工程兵司令部執行任務,正好季增也在政治部辦事,在戰士食堂吃飯時碰在一起。飯後,雷鋒回到汽車旁,坐在腳踏板上,讀起了毛主席著作。這時,季增剛辦完事出來,看到雷鋒神情專注學習的樣子,便立即跑回宣傳處拿了相機,又請宣傳處的張峻協助自己拍攝,並找了一大張白紙做反光板。
季增回憶說:『為了突出雷鋒汽車兵的特點,使自然光從車窗射進,呈強烈的逆光,再用白紙放在裡面作輔助光。駕駛室很窄,相機拉不開距離,我們上上下下擺弄了好幾次,終於拍成了雷鋒坐在駕駛室中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照片。』
雷鋒的『釘子』精神是出了名的,在季增的印象裡,他幾次晚上去運輸連都親眼看到過雷鋒用手電筒照明學習的情景,也想試著把這一幕拍下來,但都因光線不足、膠卷感光度低而沒有成功。
『當時的團政治處花上幾百元錢買個閃光燈還很難,想來想去,我想到了放電影用的放映燈泡,於是就到電影組收集了幾個舊的放映燈泡,將電源線焊接在燈泡的兩極,再用絕緣紙和絕緣布裹上,接上電源專門用於晚間拍攝照明,大伙兒都管它叫烤燈。有了這個烤燈,解決了夜間拍攝的大難題,好些張雷鋒晚間活動的照片就是用這個燈具拍出來的。但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只用了一只燈,又用光不當,將雷鋒夜間躺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學習「毛著」的鏡頭拍得像白天一樣。』季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