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0日,發展中國家院士大會“院士座談板塊”在天津大學舉行,圍繞“能源和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主題,中外院士們與天津青年科學家暢談世界能源話題。專家指出,社會上認爲我國石油只夠採四五十年的觀點是不科學的,而大力發展非常規新能源則是院士給青年科學家指明的科研方向。
參加座談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有地質學家李德生、物理化學家田昭武、無機化學家徐如人院士、真菌學家莊文穎院士和電工學家嚴陸光,5位老先生平均年齡近80歲,最年長的李德生院士今年已90歲。圍坐在他們四周的是20位青年科學家,他們是本市能源學科、能源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和技術帶頭人,負責或承擔着973、863計劃的重點課題或項目,平均年齡四五十歲,最年輕僅三十歲出頭。
一些青年科學家非常關心“石油資源還能用多少年”“傳統能源如何有效利用”以及在能源結構調整的戰略期,如何找準自己的方向。李德生院士表示:“拿現在的剩餘的儲量除以每年的消費量得出石油還能用40年,天然氣大概是60年,這是不科學的。因爲我們每年都勘探新的油田,儲量在增長……常規能源到22世紀還可保持一定產量。”
同時,田昭武、嚴陸光院士也都表達了在保有傳統能源的基礎上,要繼續研究發展新型化石能源和非常規能源,還有天然氣水合物、深層地熱、海洋能等。“新能源一定能爲我國的能源保障作出貢獻,就看我們科學家將來能不能把資源開發利用起來。”院士們對青年科學家提出了寄託。(記者谷菲邵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