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長假後開學,不少孩子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小不適,加上最近早晚溫差大,本市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節後兩天患者驟增,記者昨天採訪中瞭解到,孩子患上“假期綜合徵”多是腸胃惹的禍,消化道疾病的門診量與節前相比增加了一到兩倍。
開學沒兩天孩子扎堆兒病
“我女兒三歲半,身體一直很好,假期最後一天精神突然變得很差,有點兒低燒,我沒太在意,給孩子餵了點退燒藥,誰知昨天去了一天幼兒園,晚上回來就開始拉肚子。”昨天,在總醫院兒科門診,正抱着孩子輸液的高女士對記者說。
昨天上午,記者在和平區一家幼兒園的小班花名冊上看到,當天該班級入托的孩子不足一半。剛剛送完孩子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孩子班裏的小朋友隔三差五就有人生病在家,好像是一茬兒好了又病倒一茬兒,“十一”長假後,班裏的人就更少了。
“假期綜合徵”腸胃惹的禍
記者昨天下午來到總醫院兒科就診區,雖然已經過了上午輸液的高峯期,但是走廊上還是坐滿了輸液的孩子。負責輸液的護士告訴記者,下午病人已經少了很多,上午的時候輸液的人更多。
記者從本市多家醫院的兒科門診瞭解到,每次假期結束後,總會有不少孩子表現出一些反常現象,主要是由於假期中不良生活方式打亂了正常的生物鐘,加上孩子的自身調節能力較弱造成的。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薛芳菁介紹:“長假過後,兒童的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門診量驟增,就診的小患者以入托以及入托前的兒童爲主。消化道疾病的門診量與節前相比增加了一到兩倍。引起消化道疾病高發的主要原因就是長假期間的飲食沒有節制,特別是有的孩子長假期間海鮮、飲料不斷,海鮮本屬寒性食物,加上涼飲料,孩子特別容易患上急性腸胃炎,主要症狀就是上吐下瀉、發燒等。
此外,秋冬季節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這部分小患者佔到門診量的80%左右。不少幼兒園主張讓孩子帶藥上幼兒園,隨着溫度的降低,教室內開窗通風的機會較少,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交叉感染,再加上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容易延長病程,因此醫生們都不提倡帶藥入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