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兩節長假期間,肥美的七裡海河蟹的大量上市為市民帶來了美味佳餚。這也是七裡海蟹農李洪祥一年中收獲季節的開始。李洪祥是土生土長的七裡海人。四年前,李洪祥第二次改行,從開飯館又重新回歸養殖七裡海河蟹的老本行。四年來,李洪祥的螃蟹產業越做越大。李洪祥回憶說,在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李鬼曾逼得蟹農紛紛改行
多年以前,七裡海河蟹頻頻遭遇李鬼。由於產量有限,個別不法商販從外地購進普通河蟹,冒充七裡海河蟹欺騙消費者。一時間,亂花漸欲迷人眼,七裡海河蟹的聲譽與日俱下。從1990年就開始養殖七裡海河蟹的李洪祥深有感觸地說:“當時的形勢、市場環境對於真正養殖七裡海河蟹的養殖戶來說非常不利,由於見不到利潤,當時我和其他很多養殖戶都轉行了,我改行做餐飲,經營起了飯店。”李洪祥告訴記者,作為七裡海人,他當時很無奈,很多養殖戶也缺少繼續乾下去的信心。
注冊證明商標蟹農有了保護傘
七裡海河蟹,遭遇著困境。為了保護七裡海河蟹品牌,工商寧河分局迅速與當地政府、天津市工商局商標處、寧河縣七裡海河蟹養殖協會進行溝通聯系,及時寫出有關材料向國家商標局提出商標異議,並以七裡海河蟹養殖協會的名義申請注冊七裡海河蟹證明商標。經過工商寧河分局近一年的努力,幾經周折,2010年3月27日,國家商標局正式向寧河縣七裡海養殖協會核准注冊了七裡海河蟹證明商標。
談到商標保護對於河蟹養殖戶的影響,在工商寧河分局負責商標管理多年的周琳感觸頗深,他說:“保護七裡海河蟹證明商標,促進了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七裡海周邊6個鄉鎮的從業人口由2010年的5%上昇到目前的10%,七裡海河蟹收入已佔到農民人均總收入的10%。”作為工商寧河分局基層工作人員——七裡海工商所的馬軍告訴記者,現在嘗到了商標保護甜頭的農民經常主動來諮詢商標保護,很多人還為自己的企業申請了商標。
富農好政策讓蟹農嘗到了甜頭
七裡海河蟹證明商標有了,但怎樣纔能令它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呢?2008年,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李洪祥回憶說:“四年前,政府推出了很多好政策,養殖戶和種植戶都可以得到補貼,這對我們觸動很大。有了這麼好的政策,七裡海河蟹商標又保護得很好,假貨沒了市場,於是,我和當初一些已經轉行的朋友又紛紛回來,繼續搞起了稻田養蟹、河蟹散養以及相關產業。”他動情地告訴記者,這一次他和很多河蟹養殖戶都嘗到了甜頭。政策好了,工商服務、打假從來不馬虎,這讓李洪祥的河蟹養殖越做越大,用他自己的話說:“四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擁有170多畝蟹田、80多畝蝦池魚池的李洪祥已經建起了生態園,不僅包括垂釣園,還有采摘園,而且正建設著大型餐飲住宿設施,他說:我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好政策、工商部門提供的好服務,將我的產業越做越大,讓全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天津有個七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