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有關其作品將入選中學生教材的話題引發社會熱議。近日,語文出版社稱,正在考慮將莫言的作品《透明的紅蘿蔔》收錄在高中語文選修課讀本中,但此讀本並非大家所理解的“教材”。那麼莫言的作品到底適不適合入選中學生教材呢?昨天,記者走訪了多位中學語文教師,不少人表示,莫言的作品完全可以也有必要進入中學課堂。
南開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南開中學語文教師王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莫言的作品充滿了對人性的關懷與思考,特別是早期作品,比較適合中學生閱讀。不過由於受到篇幅的限制,如果入選學生語文教材,只能是節選其作品中的一部分,這樣不便於學生的理解。但是入選學生的選修課讀本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應該讓學生知道並瞭解莫言,熟悉他的作品和寫作方式。”王蕊說。
據瞭解,除國家課程外,本市中學還開設了不少選修課。“國家課程教材的修訂是一個非常穩定與複雜的過程,所以教材近期內不可能有所更改。至於選修課程,有的學校使用的是自己開發的校本教材。也就是說學校完全可以根據需要,有選擇地將莫言的作品收錄在校本教材中。把大家認爲好的作品推薦給學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決定將其納入教材則需要相關部門的嚴格‘把關’。”市教研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採訪中記者發現,雖然目前課本里還未涉及,但是鑑於近期莫言的超高知名度,不少語文老師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了有關莫言的“元素”。本報記者張雯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