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明天是第六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糖尿病教育與預防”。昨天記者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瞭解到,本市2011年非傳染病發病檢測結果顯示,居民糖尿病報告發病率達142/10萬,高於2010年的137.19/10萬人口。專家介紹,由於對糖尿病認識不足,本市糖尿病患者存在着早期診斷率低、積極治療率低和治療達標率低等問題,同時由於防範意識不強,糖尿病高危人羣加劇了患病危險,且有八成的患者得了併發症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三大原因致患者併發症高
曉彤今年30歲,卻有着兩年的糖尿病病史,想到自己年紀輕輕便得了這種惱人的終身疾病,她實在不甘心,想方設法地要給自己治療痊癒。於是,曉彤多方打聽,找到了一位據說曾徹底治療好多位糖尿病患者的高級醫生,這位醫生告訴她,只要她服下祖傳的偏方沖劑,便可不用再忌口,糖尿病痊癒指日可待。於是,她聽從了“高手”建議,停止服用先前醫院開出的所有藥物,在飲食上更是想吃什麼吃什麼,樂呵呵地迴歸正常人生活。沒想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曉彤便“倒下”了,家人將其送到醫院時,她已經陷入深度昏迷,醫院確診曉彤患上了糖尿病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幸虧搶救及時,否則年輕的生命就此逝去。
市第一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江霞介紹,在本市,像曉彤這樣盲目信任偏方的女患者不在少數,而男患者們則對患病表現出不在意,任其發展,這種現象導致本市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均伴有併發症。江主任說:“併發症人數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患者早期診斷率低,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狀其實並不明顯,加上市民定期查體的習慣還未養成,這使得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得了不同程度的慢性併發症纔來看病的,查冠心病、腦栓塞的患者查到最後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二是積極治療的患者只佔1/3,一些男性患者覺得糖尿病並沒有讓他感覺不舒服,便自行停藥,結果單純的糖尿病快速發展出併發症;三是患者血糖達標率低,本市只有30%患者可以實現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達標,一些患者擔心長期打胰島素會損傷臟器,停藥嘗試偏方,殊不知血糖控制不穩定對身體臟器的損傷更大。”
高危人羣早期防範意識很弱
江主任介紹,一項近期的調查顯示,我國20歲以上成年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爲15.5%,這個數字說明,20歲以上人羣中每一百個人就有15人存在患上糖尿病的隱患,這些人經過葡萄糖耐量試驗後確定並非糖尿病患者,但其血糖量顯然高於正常值。這些高危人羣主要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超重者,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有冠心病、高血壓、腦血栓等大血管病變的人,存在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癥等代謝異常的人,脂肪肝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以及生過8斤以上巨大兒的產婦。
“對於高危人羣,最重要的是定期體檢,按時篩查,早期干預。當市民發現自己已出現糖尿病前期症狀時,無需恐懼,此時血糖數值是可逆的,身體也可回到正常水平,但市民必須要調整暴飲暴食、活動量少、壓力大、高熱量飲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飲食和藥物干預,定期測量胰島細胞功能和葡萄糖耐量測驗。”江主任說。記者李佳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