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網站首次公佈了中心城區和環城四區PM2.5的日均濃度,公佈的是25日(零時至24時)的監測數據,以後則每天公佈。記者觀察到,昨天公佈的數字顯示:中心城區PM2.5日均濃度數值爲110微克/立方米,環城四區PM2.5日均濃度數值爲125微克/立方米,同時還公佈了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日常環境空氣監測指標,並且對污染氣象條件進行了描述:“預計未來24小時本市受高壓控制,風力適中,比較有利於污染物稀釋擴散。”PM2.5日均濃度是如何採集到的?監測站是如何分析這些數據的?昨日記者走進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目睹了這裏的工作過程。
探訪監測設備
監測站坐落於南開區復康路上,是環保部國家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網之一。監測設備全部安裝在監測站的頂層或樓頂。記者首先登上頂層,看到設備間乾淨整潔,剛走進去時感到一股暖風撲面而來,這是設備間的恆溫恆溼帶給人的感覺。設備間內安裝了各式各樣的監測儀器,儀器上不斷顯示着各種數據,一臺臺設備看上去彷彿一臺臺白色的“冰箱”,每臺設備負責一項監測內容,同時都配有一個藍色屏幕,全部爲英文顯示。這些設備不只是監測PM2.5,按照屏幕上面的顯示,可以看到依次排序爲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監測PM2.5的設備只是其中的一臺,白色的,上面設置着一個屏幕,上面的數據正在實時滾動變化。
再登上樓頂,記者看到這裏安裝了高低不等、大小不一的各種大氣採集儀器,有的像煙囪,有的像蘑菇。PM2.5採集儀器工作過程則是先把空氣中直徑爲10微米及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採集進來,裝置中有過濾層,會將直徑大於2.5微米、小於10微米的顆粒物過濾掉,留下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這就是採集到的所謂PM2.5樣本。就這樣,採集的顆粒物樣本輸送到監測間,讀出一天不同時刻的濃度數值,數據經過計算機處理,輸送到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審覈,得到有效統計數據後公佈。
分析影響結果因素
在採訪現場,監測中心站主任孫韌向記者介紹說:“PM2.5日均濃度日均值可以幫助市民更準確地評價空氣污染情況,很多市民往往關注某一時刻的空氣質量,而忽視某一階段內的平均濃度,就會造成明明市民感覺霧霾天空氣質量較差,但實際檢測污染數據顯示並不嚴重的結果。根據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PM2.5日均一級濃度限值爲35微克/立方米、二級濃度限值爲75微克/立方米。因爲25日是霧天,十分不利於污染物稀釋擴散,所以26日公佈的日均濃度都高於標準。”
明年起公佈小時濃度
孫韌還告訴記者,目前本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的點位設置,都是經環保部審批合格建設的,涵蓋並代表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的環境空氣質量。“從今天起公佈中心城區和環城四區的PM2.5日均濃度,明年1月1日起公佈PM2.5小時濃度,未來天津市民對空氣質量的瞭解將會更加及時。”孫韌告訴記者。本報記者張鳴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