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新交規明確禁止駕駛人員開車時接打電話。爲了應對此項規定,許多駕駛人員紛紛改用藍牙耳機或有線耳機接打電話。記者走訪了本市交管部門和醫院。耳鼻喉專家提醒,長時間使用有線耳機會損害耳朵功能,藍牙耳機雖輕巧方便,長時間佩戴同樣不利健康。
天津中醫二附院耳鼻喉專家馬新立介紹,不管多輕便的有線耳機,如果長期掛在耳廓上,都會對耳廓有壓迫的作用,容易引發耳廓的局部壓傷。如果外出時再受到嚴寒刺激,就容易誘發耳朵炎症。很多人在選擇有線耳機時,都會選擇聲音大、清晰的產品。一般人的正常聽閾範圍是20—20000赫茲,而人說話大概是3000—4000赫茲,如果高於或低於這個聽閾太多,都會對耳朵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假如市民買到的是劣質有線耳機,有時在對接不成功的過程中,耳機有可能突然發生刺耳、尖銳的聲音,這樣容易損害耳蝸的感應神經,嚴重時可能會出現耳鳴等症狀。處理不當的話,可能誘發外耳部疾病,甚至是感應神經性耳聾。
專家建議,在佩戴藍牙耳機接打電話時,音量最好控制在聽到別人說話爲宜。戴藍牙耳機時間不宜過長,可以上車戴,下車取下。由於青少年的聽覺器官還未發育成熟,建議最好不用藍牙耳機或有線耳機。若一定要用,最好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
交警南開支隊警官提示,新交規中沒有規定“不許戴藍牙耳機或有線耳機接打電話”,但耳朵和眼睛是人體感知外界的“窗戶”,尤其在開車時,戴耳機一隻耳朵被耳機塞住,另一隻耳朵的聽力功能也勢必會受到影響。駕駛人員由於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可能會因爲和他人交談而致注意力下降,存在交通隱患。從安全角度分析,建議市民開車時最好不要接打電話。如果因爲某種原因一定要接打電話,最好將車停在路邊後再接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