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9年,“山寨白宮”被挖機推倒。資料圖
如今的“山寨白宮”所在地,已變成了綠化帶。尹博林 攝
當年的“山寨白宮”非常氣派。資料圖
律師:“山寨白宮”被拆是對老百姓價值觀的摧毀
代理此案的律師張宏雷告訴記者,4年前“山寨白宮”被強拆時,許多面臨類似拆遷問題的市民都到現場觀望,“看這個合法的建築會不會被拆掉”。結果“山寨白宮”在機器轟鳴聲中倒塌,於是觀望者作鳥獸散。
張宏雷說,此事對很多有合法財產的老百姓的價值觀是一種摧毀。“許多觀望的市民,回去之後紛紛選擇了接受補償協議。他們說,有合法手續的房子都能被強拆,那我們的房子也擋不住。”
房主:
既然是政府敗訴,那怎麼處罰呢?
除了對賠償金額不滿意外,對於一審判決,“山寨白宮”的主人李建忠還有其他疑惑。
“還有個事我不明白。”李建忠說,既然是五華區政府敗訴,那怎麼處罰呢?“現在賠償是開發商來賠償,和五華區政府也無關。一個案子要是老百姓敗了,不是賠錢就是坐牢,但我這個案子,對敗訴的政府怎麼處罰呢?”
4年過後,曾名噪一時的“山寨白宮”所在地,已經是煥然一新的現代小區。也是在4年後,“山寨白宮”的主人李建忠終於等到了法院的判決書:確認五華區人民政府作出的拆遷裁決違法,賠償原告238.47萬元。
四層高的仿歐式圓頂建築。當年的“山寨白宮”,在昆明諸多城中村中絕對氣派。但隨著城中村改造推進,這幢位於黑林鋪街道辦事處前所村的豪宅,在屋主李建忠和五華區政府還沒有達成協議之時,被強拆了。
在李建忠眼中,“山寨白宮”是自己畢生的心血結晶。他將五華區政府推上了被告席。
面對這份4年後纔遲來的勝利,李建忠既高興又無奈,高興的是法院終於作出政府敗訴的判決,那是肯定了他這些年來的堅持,但是賠償金額卻遠沒有達到評估機構所作出的“522萬”,這讓他又無比失落。
而對於代理此案的律師張宏雷來說,這4年更讓他百感交集。在這個“民告官,難於上青天”的大環境裡,“至少在雲南省,此案是一個裡程碑”。這次勝訴的意義在於,“行政行為的對錯,最終要由司法來裁決”。
最熟悉的陌生人
花格子襯衫搭上深色牛仔褲,這讓已經56歲的李建忠看起來年輕了許多,他以看房為由,駕著自己的奧迪越野車駛進高樓林立的城市假日小區門崗,指著小區斜坡上的一個綠化帶說:“這裡,以前房子就是建在這裡。”
小區的居民從李建忠身邊快速經過,有些會看一眼李建忠停在路邊的奧迪車,有些自顧走去,大家不明白這個老頭為何這麼激動,更不會知道,曾經這片綠化帶有座轟動一時的“山寨白宮”被強拆。 “山寨白宮”作為前所村最後拆除的建築,它的消失極大推動了整個城中村的改建,4年過後,這裡已經是煥然一新的現代小區。
不管曾經前所村給予了李建忠怎樣的記憶,但那已經是歷史。拒絕要回遷房的李建忠,在如今的城市假日小區,他徹頭徹尾成了陌生人。他現在的家在西山腳下的森林湖小區,那裡是個依山傍水的現代別墅群。
“白宮”被拆記
要不是2008年興起的城中村改造,李建忠不會成為新聞人物。這個靠自己雙手致富的第一代昆明城中村農民,從不避諱顯示自己的財富,從他在雜亂的黑林鋪前所村建蓋自己的豪宅開始。
歐式外形、中式門窗、西式裝修、一至二樓鍍銅旋轉樓梯、三樓鳥矙全村寬闊露臺、高達四層的白色圓形穹隆……這些都是“山寨白宮”最顯目的標識,這幢鶴立雞群的白色小樓就是李建忠耗費半生心血所建蓋的住所。然而隨著前所村城中村拆遷改造的強勢推進,“山寨白宮”面臨強制拆除。李建忠曾表示,願意將“山寨白宮”無償捐出,用作村裡的老年活動中心,但他的好意沒有被采納。
2009年5月25日,是“山寨白宮”的大限之日,女主人曾爬上樓頂要和拆遷隊做最後抗衡,但最終在眾多媒體鏡頭見證下,“山寨白宮”分崩瓦解。
4年後的“勝利”
4年過去,李建忠至今都對“山寨白宮”這個稱謂很是滿意,他認為這是外界從另外一個層面對他審美的肯定。在這山寨滿街跑的年代,他依然相信自己的“山寨白宮”在昆明將絕無僅有。
對於大多數村民來說,從女主人走下樓頂那一刻起,就認為解決“山寨白宮”的一切只是錢的問題。李建忠一家4年來的平靜,也讓大家誤以為賠償事宜早已解決,甚至有人認為,現在李建忠住的森林湖別墅就是政府補償的。
直至近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判決書:確認五華區人民政府作出的拆遷裁決違法;賠償原告被拆遷房屋(“山寨白宮”)財產損失238.47萬元。大家纔恍然大悟,4年來,李建忠一直在為他那短命的“山寨白宮”討要說法。
這份遲來的勝利,李建忠既高興又無奈,高興的是法院終於作出政府敗訴的判決,那是肯定了他這些年來的堅持,但是賠償金額卻遠沒有達到評估機構所作出的“522萬”,這讓他又無比失落。
變化
曾住過的寺廟易主拆遷負責人調離
在李建忠心裡,他的“白宮”實在沒有拆的必要,“當時保留下來,一點都不影響整個小區的規劃和建設”。
盡管整個前所村已經改頭換面,但是曾經和“山寨白宮”一牆之隔的嚴淨寺還保持原樣。廟中的大樹也還長勢旺盛。李建忠走進這個熟悉的寺廟,寺廟5米多高的圍牆還是他一手修建的,現在也都還在。
寺廟裡到處堆放著雜物。李建忠一問,纔知道寺廟已經換了住持。4年前“山寨白宮”要拆除時,李建忠夫婦還走到隔壁請求方丈收留他們在寺廟裡住些日子,方丈同意了。
李建忠就是在這個寺廟裡,親眼看著“白宮”穹頂的墜落。為了緬懷“白宮”,李建忠在寺廟裡住了不少日子,拒絕政府安置的兩套過渡房。
不要說寺廟易主,就連曾經負責拆遷“山寨白宮”的黑林鋪街道辦事處城中村改造籌建辦主任鄭雲,也都早已調任至滇池度假區管委會了,在李建忠厚達50頁的證據清單裡,放在前面的就是鄭雲負責主持召開的一次拆遷協商會。
但隨著相關負責人的調換,李建忠說自己已經習慣了類似“不清楚事由”的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