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今年的2月份開始,包括河西、津南、北辰等工商部門就先後對蛋糕店、大型超市內一家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和生產許可證生產的“問題蛋卷”進行了查處。而僅僅相隔兩個月,這種名爲“俏廚娘”的蛋卷就又擺上了世紀聯華大型超市的聯營櫃檯。問題產品爲何能頻頻混上聯營櫃檯呢?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事件回放 工商部門多次查處“問題食品”反覆上架
今年2月份,本報接到讀者報料,在河西區隆昌路上的萃格蛋糕店內銷售一種“問題蛋卷”,在工商部門的大力配合下終於查明,這家註冊在津南區的地點只是一個“空殼”,而在園區註冊的所謂實際辦公地點,也只是造假者的家。造假者更是透露說,工廠實際上坐落在北辰區內,每天都在生產。
本以爲經過工商部門查處和媒體曝光的產品無法再在市場銷售,可沒想到僅相隔不到一個月,這種產品居然再次出現在樂天瑪特超市北辰店的櫃檯上。天穆工商所執法人員在調查中得知,這些“問題食品”全部是由聯營櫃檯老闆從韓家墅農貿市場內自行購買,又擺上櫃檯的。
記者暗訪 “問題食品”再現超市執行標準毫不相干
這種“問題食品”真的銷聲匿跡了嗎?日前,接到讀者報料的記者來到了世紀聯華連鎖超市的廣東路店。在該店的糕點櫃檯上,記者看到大量這種“俏廚娘”蛋卷擺在那裏。與此前發現的不同,原先的塑料袋包裝換成了塑料盒包裝,而原先標註的生產廠家也進行了更換。記者發現,上面標註的生產許可證依舊是冒用他人的。“這是正式廠家出的嗎?”記者向附近的促銷員詢問。促銷員答道:“咱這大超市賣的東西,都是正式廠家的。要是沒有‘手續’,根本進不來。”真的像促銷員所說,都是合格產品嗎?在相鄰的另一個小食品櫃檯,記者發現了蛋卷、鍋巴、江米條等七八種小食品。這些小食品全部標稱是由“北京市金鵬食品有限公司”製造。可記者還是發現,這些明明不屬於同一類的食品,外包裝上標註的執行標準卻都是“GB7718-2011”。而這個標準根本就不是食品生產的標準,只是國家針對標籤的標準,顯然是“風馬牛不相及”。
記者調查 聯營櫃檯自主進貨超市不問進貨品種
記者首先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找到了該店的服務中心。簡單看了看記者手中的產品,服務檯工作人員說道:“沒事,我給你找櫃檯負責人。”很快,兩名身穿工作服的男子來到現場,詢問記者有什麼退賠要求,只要提出要求他們會盡快聯繫供貨商。當記者詢問他們是否對這些產品的資質和進貨憑證進行查驗時,其中一名男子透露說,這些產品都是聯營櫃檯的,與超市自營的產品不同,對於自營食品,超市的採購部門都會嚴格審驗廠家資質、生產許可證以及檢測報告。而對於聯營櫃檯,採購則不會這麼嚴格。通常來說,這些食品都是由聯營櫃檯的經營者自行購進。這些經營者在進店前期都會得到超市提供的幾個條碼,這些條碼對應的是不同價格。只要貼上超市發給的條碼,就能到收銀臺結賬,經營者也就能如期拿到貨款。作爲超市,一般來說只對這些產品是否能夠保證毛利進行審覈,至於進貨品種和渠道都是由經營者來選擇。
業內支招 聯營食品可以辨別提醒市民謹慎購買
對於超市內上萬種產品,消費者是不是能夠辨別呢?一位在超市工作了十多年的李先生支招說,凡是超市自營食品一般都會擺放到統一的貨架上,絕大多數是預包裝食品,每一種產品都有自己獨立的標籤和條碼。消費者在結賬時可以清楚地看到結賬小票上顯示的食品名稱和包裝上的名稱一致。
而聯營櫃檯一般都在雜貨、散貨區,這樣的食品沒有統一標註售價,而是通過計量稱重來銷售。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包裝袋上標明自己的價格;另一種則是雖然產品不同,但售價相同。在結賬時,凡是消費者發現購物小票上顯示的產品名稱並不是手中產品的,都是聯營櫃檯銷售的。在此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對於這樣的產品要謹慎購買。文/攝新報記者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