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每年高考季都是考生和家長最忙碌的時候,同樣忙碌的還有靠高考發財的騙子們。近期網上出現許多兜售高考試題答案、假冒填報志願的釣魚網站,該類網站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長想要投機取巧應對考試的心理,以“考試真題與答案”、“90%切題率”、“一次包過”等花言巧語騙取網友的信任,進而騙取錢財,竊取隱私。對此,記者諮詢了瑞星、360等網絡安全專家,安全專家提示,這些網站,大家不要輕信,一旦你成功付款,騙子就消失了。
騙局一,QQ助考服務交了錢就被騙:所謂“助考服務”,就是出售高考試題答案,這是最常見的高考釣魚手法。以該類手法進行釣魚的網站均以QQ方式與網友進行聯繫,以一門3000元、四門8000元的價格出售“考試真題”,確保考生“100%通過”,而如果考生沒有通過,騙子網站承諾退還全額“助考”費用。但該類網站對於考題答案的來源解釋卻隱晦不清,表示只有警察和記者纔會對這個感興趣。“這恰恰表明該類網站是不合法的”,專家介紹,“他們無法解釋考題及答案的來源,因爲這些騙子根本就不可能有高考考卷真題與答案,而‘包過’一說更不存在。一旦網友輕信並付款,騙子就會捲款消失。”
騙局二,高額“猜想題” “教授”做保證:還有一些專門以出售高考“猜想題”爲主的釣魚網站,這類釣魚網站以3萬-6萬元的高價出售全國各地區的高考“猜想題”,並稱這些“猜想題”來自網站自己的研發中心,並且研發中心內簽約了全國各省的教授及往年高考命題組人員,如果國家命題組抽中他們簽約的命題人員,就可獲知今年的高考試題。網站確保原題率20%-50%以上,切題率90%以上。不少考生和家長認定“越貴就越對”這個理,不惜以重金來購買這些試題。專家指出,國家針對高考命題組人員有嚴格的法律要求,一旦出現泄露高考試題的行爲,命題人員將會面臨最高7年的有期徒刑。因此,該類網站售賣的“猜想題”遠不是吹噓的那麼精準,他們的目的只是騙錢。
騙局三,假冒志願填報系統兜售“智能卡”:此外,假冒高考志願填報網站也是騙子的釣魚手法之一。部分釣魚網站假借高考志願填報系統爲名,誤導網友購買“高考志願填報智能卡”,聲稱此卡不僅能在網站內填報高考志願,還可查看填報技巧、複習輔導、專業取向測評、模擬試卷和模擬填報志願等信息。事實上,全國統一高考報名與填報志願只能通過各地的教育考試院網站完成,沒有其他填報途徑,也無需用卡,所謂的“高考志願填報智能卡”其實只是騙子騙取錢財的陷阱。瑞星安全專家表示,考生和家長在該系統填報志願時所填的個人信息,會被騙子轉賣給留學中介、辦證網站或復讀機構等,以此二次牟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