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先付“看房費”消費者吃啞虧
“部分房屋中介就是利用信息不透明、不對等,在居間服務過程中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市消協投訴部主任郎丹柯告訴記者,市消協上半年接到的房地產中介投訴中,投訴前三位的是營銷合同問題55件,虛假宣傳42件,交易價格29件。
以看房爲名騙取“看房費”,是不少消費者的真實經歷。王女士在幾家房屋中介登記了“求租一室一廳”的信息,中介均要求她交20元“看房費”。幾天後,一家中介提供了一套房子,由於房屋實際情況與中介提供的信息不符,王女士掃興而歸。
隨後的幾天,王女士相繼接到了其他幾家房屋中介的電話,介紹的居然是同一套房子。王女士質問中介:爲什麼四五家中介公司推薦同一套房子?對方解釋說,房主登記房屋信息通常是採取“遍地開花”的方式,走完這家走那家,因此,附近一帶的房源都是一樣的。但王女士爲了看一套房子,卻付了幾倍的看房費。每家房屋中介都堅稱看房費不能退,消費者只能吃了“啞巴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