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人口老齡化,家庭小型化,這是社會發展的現實。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已經成爲全社會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之一。在養老機構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客觀現實面前,居家養老還是最主要的養老模式。居家養老需要依託社區服務和入戶服務的方式來完成。爲了逐步滿足專業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規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與管理,本市制定了《天津市居家養老入戶服務規範》和《天津市居家養老社區服務規範》,兩個規範均從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目前,本市已經形成10種居家養老服務模式。而所有服務模式都離不開社區機構和服務人員向老年人面對面地提供,所以需要統一的標準來規範,以保證服務質量,維護老年人的權益。繼上海、江蘇之後,本市是第三個出臺地方居家養老服務標準的城市。本市將服務標準明確劃分爲兩個部分,即《居家養老入戶服務規範》和《居家養老社區服務規範》,具有天津特色,且結合天津老年人實際需求。
要給老年人設立精神溝通場所
“社區服務規範”是針對能夠爲老年人居家養老提供社區服務的機構編制的,這些機構包括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託老所、社區食堂等。對服務設施、服務組織、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規範”中明確居家養老社區服務包括照護服務、膳食服務、康復保健服務、教育服務、精神關愛服務、文化娛樂服務、權益維護服務等內容。將精神關愛服務納入服務項目是符合現在老年人需求的一個重要內容。
“規範”中規定:社區要利用活動場所,建立符合社區特色的老年人精神溝通場所,給老年人搭建經常性交流平臺;開展心理健康講壇、心理諮詢等服務;入戶服務要提供精神疏導服務。在各項服務項目上,都做出比較明確而且可“衡量”的標準;膳食服務的用餐場所應該無障礙,尊重老年人飲食習慣,膳食搭配營養合理;保健服務要求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100%;教育服務上要求開辦老年人社區教育課堂,滿足老年人進行再學習的知識需求;在維權服務方面要求協助有關部門維護老年人權益,尊重並保護老年人隱私。
此外,對於提供居家養老社區服務機構的人員要求也提出了相應規定:管理人員應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或2年以上相關領域的管理經驗,服務人員則要求接受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持有行業認定書上崗等。
入戶服務做飯不能焦煳
“入戶服務規範”對以入戶服務方式爲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護的社會化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提供入戶服務的機構應具備相關資質證書,合法經營,要公開服務項目、服務流程、服務操作規範等。對於入戶爲老人服務的人員,具體要求做到以下方面:必須提供有效健康證明資料,接受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持有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儀容儀表端正,統一着裝,佩戴工牌。“規範”中,明確了生活護理、助餐、助浴等各類服務的具體要求,而且非常精細。例如:助餐服務明確飯菜不焦煳,餐後衛生清理及時;生活護理上協助老人生活起居方法得當,無不適現象,生活物品整理合理、有序;助浴方法得當無不適;助潔要定期清洗、翻曬、更換牀單、衣服,無髒污;代辦服務要符合服務範疇和相關制度規定,代辦事項回覆應及時、準確、完整;應急服務應屬於服務協議簽訂範圍,救助及時,方法得當等。
參照“規範”定期公佈監督評估結果
“規範”的出臺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並制定出居家養老服務合同,可以依據規範對服務情況進行監督。民政部門擬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託社會組織對照標準爲服務機構及人員服務質量進行評估,督促這些標準能落實到實處。兩個“規範”是非強制性標準,雖然標準中對沒按標準執行的未提出處罰措施,但標準對機構的准入和服務質量的監督都有相關要求。老年人享受服務的過程中權益一旦受到侵害,在維權的時候,可以依照標準向服務方追究責任。服務監督部門會定期公佈監督評估結果,實行優勝劣汰,對於服務機構及服務人員會起到約束作用。記者任悅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