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一張小小的公交車票根,在別人看來不過是報銷的憑證,用完隨手也就扔了。可對於小夥子馬鑫來說,這些卻是他10多年來悉心收藏的寶貝。如今,小馬已經收藏了公交車票530餘種,用他自己的話說,票根雖小,這裏面的歷史和故事可不少。
自小癡迷公交車
談起自己的愛好,今年26歲的小馬自稱“打小就是公交迷”。1999年新開通的841路公交,不僅方便了他去姥姥家,更讓他與公交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那時起,小馬開始有意識地保留一張張小小的公交票根,那一年他剛上小學六年級。
從自己坐車留存到購買收藏,小馬用了10多年時間從一個業餘愛好者變成了行家裏手。週末,他經常到古文化街附近淘寶,一開始是多聽多學,而現在自己也能從紙張、顏色、字體、風格樣式,看出一些車票的門道。
“目前我只收集咱天津的公交車票,保存比較完好的票根,並按照年代前後整理收藏在文件夾裏。”小馬拿出一個A4紙大小的文件夾給記者看,裏邊既有新中國成立前的“乘車券”,也保存着新中國成立後的“電車票”,以及後來的“汽車客票”和“公共汽車票”。
爲收藏用盡“手段”
記者翻開其中一頁,褐色的“叄圓捌角”、黑色的“肆圓”、綠色的“肆圓伍角”、橙色的“伍圓伍角”等,不同面值長方形的橫版票根映入眼簾。而說起這套面值較完整的公交車票,小馬頗爲得意地說:“這可是我跟公交車司機要來的。”而要是平時逛古玩市場遇到自己喜歡的車票,說好話、厚着臉皮跟人家磨、用自己的票跟人家換,小馬幾乎是什麼招兒都使出來了。
當然也有抹不開面兒的時候,小馬拿出了自己的“最愛”,一張上世紀30年代的三聯豎排版的有軌電車票。“這是我去年花了200多元淘到的,我說盡好話、套近乎,可賣家就是不便宜,但我真心喜歡就買下了。”小馬錶示,雖然這張票入手時間不長,卻是他的藏品中“年齡”最大的一張。而爲了收集這些小票根,這些年小馬已至少花費了4000多元。
小小票根故事多
另外,記者注意到,很多泛黃的車票上清晰地繪有站點線路圖。小馬介紹說,天津的公交車票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都印有類似的線路圖;等到了上世紀50年代,除了“衞國保家”、“努力生産”等口號標語被印上票面,線路圖也變成了文字提示;發展到後來就省去站名直接用數字代替。可以說,幾乎每隔幾年公交車票的樣貌就會發生變化,這也是最讓他癡迷、放不下收藏的地方。
小馬還給記者展示了幾套有特色的車票,“上世紀80年代,天津的公交車票出現過這種帶保險的車票,票價旁印着‘保險費在內’;到了90年代中期,大量的廣告出現在了車票上。”而記者還看到其中一張綠色的車票,竟寫着驅蚊器廣告語“菊花牌欖菊驅蚊藥片,使您舒適度過夏天”。
10多年以來,小馬已經收藏了530餘種、660多張公交車票,從有軌電車到無軌電車,從燃油汽車到新能源車,這些車票可以說是整個天津公交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而曾經年少的公交迷,現如今也已經成爲一名公交車司機,小馬說:“我很慶幸能走進這個行業,讓自己離公交藏品又進了一步。”新報記者郝穎實習生高若瀛攝影高若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