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年末將至,12月以來,多家銀行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出現了“週週漲”的行情,一些理財產品年化預期收益率達到了6%以上。特別是一些短期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水平超過了中長期產品,出現倒掛現象。
近日到銀行辦業務的細心市民王先生髮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三個月期預期年化收益率反而高於半年期和一年期的。據一些銀行人士分析,部分銀行在今年三季度末爲了衝任務指標,發行了許多理財產品,很多理財產品現在需要到期兌付了,這些銀行就發行更高收益的短期理財產品來留住客戶。此外,還有多家銀行發行新的理財產品來衝擊年底“績效考指標”,如果發行一年期的高收益理財產品,銀行付出的預期成本比較高,不如發行短期理財產品合算。那些1至3個月的短期產品雖然表面上的預期年化收益高,可是實際的到期收益是按照資金被銀行佔用的天數計算的,而且3個月以後卻不一定再有如此高的收益產品。專業人士提示人們購買理財產品需要關注產品是否爲銀行發行,在產品收益率處於高位時,儘量延長投資期限,以防年後收益率“跳水”。(記者劉英潮實習生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