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和平區中心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王曉卉做客新聞會客廳特別節目
主持人:您已經堅持了15年沒留作業,您這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的成績怎麼樣,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王曉卉:成績還是值得認可的。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連續15年教六年級的畢業班,成績是從我的教學軌跡可以看出來的,如果成績不好,我想我們校長也不會讓我長時間去教六年級的畢業班。
主持人:這個問題是這樣的,王老師不能說太多,這就叫“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我們得聽聽王老師的學生和家長對於不留作業有什麼看法,咱們來聽一下。
錄音:我們上課老師講的語速非常快,但是如果不會的話,也會給我們細心講解,平時上課效率很高。然後放學回家沒有作業,回家複習就可以,複習以後就會有時間玩兒。有時我們課上老師還可以帶我們一起做遊戲。
錄音:其實對於孩子的減負也是我們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包括前段時間教育部出臺了減負的政策,我們一直在關注。其實在政策剛出臺時,我們作爲家長有很多的疑慮,如果不留作業,孩子學習的效果該怎麼去鞏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有很大的擔憂。在沒減負之前,孩子每天到家以後,我們家長要盯着孩子去做作業,完成的情況都要去檢查。但是減負以後,我們感覺從孩子的方面有兩個進步,第一個進步就是他上課的積極性提高了,聽課的質量有所上升;第二個就是放學以後,學校基本上不會留書面作業,在家裏面逐漸鍛鍊了孩子們主動學習(包括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習慣。這對於孩子以後走上工作崗位,獨立性和自主性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主持人:這位家長是王曉卉老師所在班級孩子的父親,也聽得出來,他說得特別中肯。其中有一點我特別想說的是,他提到減負之後孩子上課積極性提高了,聽課質量上升了。王老師,其實不寫作業和聽課質量的提高、積極性的提高,好象沒有什麼本質的關係。是不是和您的特殊教學方法有關?我想在這您也別保留了,給我們講講吧。
王曉卉:我想學習的目的不是爲了學會,而是爲了會學。在學習上,我希望學生是愛學,我在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希望孩子對數學課有興趣。我喜歡講故事,只要是能夠跟課程有關係的,我就找各種小故事給孩子講解。舉個小例子,前兩天講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是假設法,本身是以前的奧數。我從微信裏看到個笑話,土豪怎麼給孩子講雞兔同籠問題。題目是雞兔同籠,共有35個頭, 土豪說這道題其實很好解決:想有一個人特別有本事,一聲令下讓所有的雞和兔子都擡起一隻腳,那麼腳的個數就少了35只,然後一聲令下再讓它們擡起另外一隻腳,那麼腳的個數又少了35只,雞一屁股就坐在地上了,這樣就剩兔子兩條腿站在地上了,那麼只要除以二就得到了兔子的只數。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了孩子們,這節課導入就很順利。所以我想,學生要在有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愛學,他就自然會學。我特別喜歡利用各種小故事講解數學題,只要是能貼近就近發展區,我就採取這種方式,首先就是讓他們感興趣。